
信息时报6月16日讯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规划局获悉,《白鹅潭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市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白鹅潭地区规划建地标钻石大厦,此前荔湾区曾透露其高度将超600米,超过珠江新城双子塔,成为广州第一高楼。但此次控规未涉及其最终高度。
值得关注的是,白鹅潭沿珠江一线建筑性质以公建为主,并严控建筑“胖瘦”和距离,确保不会再出现临江出现建筑“墙”。
规划:整体设计范围35平方公里
白鹅潭地区的目标定位为广佛之心、国际商业中心、水秀花香的宜居城区。规划设计范围包括两个层次,整体城市设计范围为,北至大坦沙尾,南至环翠路与环城高速公路,东到工业大道中和工业大道南,西至芳村大道北和花地河,总面积35.11平方公里;启动区范围主要位于珠江滨水地区,范围包括大坦沙坦尾、如意坊、广铁南站、沙面、海珠区洲头咀至石岗路的沿江一带、芳村石围塘火车站至鹤洞大桥沿江一带、沿花地大道至花地湾以及医药港等用地,总用地面积约17.29平方公里(含珠江水域面积)。
规划了商业商务核心区、北岸综合生活区、海珠东岸综合生活区、旧城综合提升区、西塱综合枢纽区、南部综合生活区、东岸商办综合区、生物医药港、西部门户综合区、花地滨水生活区等十大功能片区。
此前荔湾区负责人透露,钻石大厦已经敲定600多米高,将成全国第二、广州第一高楼。虽然控规没有对白鹅潭是否建600米高楼给出明确答案。但目前荔湾区政府已经开始为这栋大厦进行招商,建600米高楼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临江一线不出现建筑“墙”
据介绍,白鹅潭地区突出和倡导小街区开发模式,重点对景观要素进行控制。
如对沿江景观界面控制,沿珠江一线建筑性质以公建为主,单栋建筑塔楼朝珠江面宽不应超过80米,塔楼建筑之间东西间距不得小于40米。为有效控制滨江地区的空间形态,对规划区内滨江建筑立面开敞度进行控制,最高建筑高度(H)小于60米,滨江立面开敞度(P)应大于40%;60米〈H〈120米,P应大于50%;120米〈H〈200米,P应大于60%。
沿江地区通过这种小地块的划分,防止沿江一线地区出现连续的建筑“墙”。
交通:12条道路5条轨道线
白鹅潭地区交通规划以地铁枢纽为核心,规划通过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步行交通无缝对接。交通规划12条道路、5条轨道线(佛山五号线-广州五号线、广佛城际线、广佛江珠城际、广佛肇城际、广州十号线-佛山六号线)衔接广州和佛山。规划约提供45万个就业岗位,商业配套集中在公交和轨道交通节点,便于就业人口上下班出行。
除了轨道交通,白鹅潭地区还规划多种交通方式的选择,包括公交、游艇、水上巴士,以及完善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各类交通方式接驳便捷。
白鹅潭地区共规划24个独立公共停车场和14个非独立用地停车场,设置24个公交站场。在外围轨道交通节点设置大型社会停车场,对入境交通进行截留。
休闲:规划建设21个社区公园
白鹅潭地区规划21个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集中、开放式的社区公园分布于居住区和城市商业中心以及城市主次干道、滨江、滨河地区。比如,规划多处大型地区性公园如聚龙公园、醉观公园;多处滨江公园,如石围塘滨江休闲公园、南站滨江休闲公园、洲头嘴公园、广船滨江休闲公园;此外包括数量众多的社区型公园。结合绿道,重点打造珠江后航道、花地河、大冲口涌-鹤洞山顶3条特色历史文化长廊。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