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高位震荡仍是近期欧元常态

1 高位震荡仍是近期欧元常态
Tziiny92011-06-17 14:34:24 发表
5月份以来,欧元剧烈动荡。5月4日至5月23日,欧元对美元从1.48上方迅速下滑至1.40下方,14个交易日大跌9.5%;5月24日开始,欧元突然反弹,最高反弹至1.46上方;6月8日,欧元再次下挫,目前已跌至1.41之下。希腊债务危机再次被炒得风生水起之际,欧元后市是否会步入趋势性下跌呢?恐怕未必。
在欧元暴跌时,压倒性的市场舆论将其归因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并热炒“希腊债务重组”“希腊退出欧元区”“欧元行将解体”等概念,一时间风声鹤唳,不知多少投资者在恐吓声中成了惊弓之鸟。但如果上述逻辑能够成立,那么欧元就根本不应该在5月下旬走出一波强劲反弹的行情,因为当时欧元区的形势没有丝毫好转,反而在继续恶化。
以希腊为例,为了换取欧盟和IMF的援助,希腊政府不得不正式启动国有资产出售计划,并在6月初同意以4亿欧元的价格出售其拥有的电信公司OTE10%的股权给德国电信。同时希腊5年期国债CDS报价震荡上升,5月2日至5月23日,平均报价水平为1330个基点,5月24日至6月9日,平均报价上升至1440个基点,这说明市场对希腊的债务违约忧虑没有丝毫缓解。
事实说明,尽管欧元自5月下旬大幅反弹,但这与欧洲债务危机的缓解基本上没有关系。这也从反面说明,5月初欧元的下跌和希腊等国的债务问题关系不大。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已经沦为外汇市场炒作的噱头,而非真正的主导因素。
欧元近期的暴涨暴跌究竟给了我们什么暗示?笔者认为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外汇市场根本不认为欧元会因欧债危机而解体。2010年上半年,欧元崩溃论甚嚣尘上,但当时欧元对美元最低被打压至1.19附近。目前欧洲高负债国情况更糟,如果欧元真有解体之忧,恐慌性的抛售很容易将欧元打压到1.20甚至1.10以下。而现在之所以欧元能够在1.40上方反复震荡,说明主力资金根本不相信欧元会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舆论将5月下旬欧元的反弹归结为欧洲加息预期增强,这更加说明欧元解体论是多么地幼稚。在目前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即使欧洲加息,也最多不过25个基点。假如多数投资者真的相信欧元有解体风险,就根本不可能被如此微小的利率上调所“诱惑”。
其次,欧元的震荡可能是主力资金在有意反复利用市场波动谋利。欧洲的主权债务、美国的国债扩张、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为外汇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炒作借口,无论是涨还是跌,都能够找到似乎合理的理由,从而引导全球投资者跟风,这对于掌握舆论主导权的资本来说,当然要大大加以利用。
再次,欧元在高位震荡较为符合欧美大国经济体的整体利益。在1.35-1.50之间反复震荡,既不会导致欧元过于强劲,也不会导致美元过于疲软,既不会严重影响美元的国际公信力,又不至于诱发市场对欧元信心的根本动摇。这是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局。
展望后市,QE2将于6月底如期结束,在此之前,欧洲央行加息预期变化、美国经济数据波动以及欧债危机的蔓延等消息将反复扰动外汇市场,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欧元在1.40 1.50之间高位震荡的概率较高。
QE2结束后,美联储在7月份料将不会有大动作,但其不会收缩资产负债规模,美联储将继续把到期债券回笼资金投入债市。此阶段由于美元供给增长放缓,美元有可能走出阶段性强势,欧元在7月料将有一轮震荡下跌。
8月2日是美国财政部确定的国债违约期限,虽然国债余额上限最终一定会提高,但是两党之争有可能导致国会在8月2日之后才达成协议,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会短期内对美元造成一定打击。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高位震荡仍是近期欧元常态
Tziiny92011-06-17 14:34:24 发表
美国国会若大幅提高国债余额上限,短期内针对美国财政赤字的国际批评会迅速升温,若美国国债的国际认购力度不足,美联储很可能再次推出新的购买计划,即QE3。但是,为了避免动摇美元信誉,欧元区在三季度很可能再次遭受一轮主权债信降级浪潮,而葡萄牙和意大利可能成为舆论攻击重点。因此,即使美国推出QE3也不意味着欧元会大幅升值,高位震荡仍是主线。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