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与中行同时出局上证50指数样本股的还有武钢股份、中国中冶、光大证券和中信银行。如今股市中大蓝筹成了大冷门,一方面与市场资金面比较紧张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公司巨额融资有关。大蓝筹“因成交金额排名较低”而出局,虽然出乎意料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类似中国银行这样的蓝筹股投资者用脚投票呢?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调整上证180、上证50、上证380等指数的样本股,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也宣布调整沪深300、中证100、中证香港100等指数样本股。本次样本股调整将于2011年7月1日正式生效。
在本次样本调整中,上证180指数更换18只股票,中海油服、海南橡胶等股票进入指数,安信信托、大唐电信等股票被调出指数;上证50指数更换5只股票,中国重工、海南橡胶等进入指数,中国银行因成交金额排名较低被调出,中信银行等另4只股票亦被调出指数;上证380指数更换37只股票,首创股份、中海发展等进入指数,中国国贸、万东医疗等被调出指数。
沪深300指数更换23只股票,兴业证券、宁波港等股票进入指数,山东高速、深圳燃气等被调出指数;中证100指数更换10只股票,兴业证券、宁波港等股票进入指数,陆家嘴、招商地产等被调出指数;中证200、中证700、中证800、沪深300行业系列等指数的样本股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中证香港100指数更换6只股票,友邦保险、恒生银行等进入指数,中国中铁、中国远洋等被调出指数;两岸三地500等指数样本股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
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企业的整体状况。
为什么要调整
作为大盘蓝筹股的代表,上证50指数样本股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上证50指数此次调整的样本股中,中信银行等昔日股市明星沦为“弃儿”。更令人感叹的是,业绩增长、权重又大的中国银行因成交金额排名较低被调出被上证50 指数样本股剔除。
上证50指数是从上证180指数样本中挑选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股的整体状况,第一批上证50指数于2004年1月2日正式发布。
作为指数中的指数,上证50的意义非凡。上证50的选样方法是,根据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原则上挑选排名前50名的股票组成样本,但市场表现异常,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不宜作为样本的股票除外。
根据指数编制规则,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每半年调整一次成分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上证50指数调整的依据是原指数样本中最近一年日均流通市值、成交金额综合排名最末的股票将剔除。 这次中国银行被上证50指数剔除就是因为其成交金额排名较低而被调出上证50指数。
中国银行业绩增长被抛弃
2006年,中国银行登陆上交所。作为首只全流通发行的超级大盘股,中国银行上市,市场各方积极响应。为配合中行的上市,便于其尽快进入各有代表性的指数样本股行列。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专门修改规则,以便中国银行快速进入指数。中国银行于上市第十个交易日后纳入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由此可见市场对其厚爱,当然,市场对于中国银行的上市更是寄予厚望:行为中国银行上市后能有出色的表现,带动大盘稳步上扬。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