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一直在唿吁在“新三板”建立做市商制度。他曾对本报记者表示,“新三板”是为创新企业服务,应该采取做市商制度来解决创新企业估值难的问题。
“新三板”园区扩容箭在弦上,40余家主办券商的园区企业争夺战则已经提前打响。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在一些有望进入首批“新三板”园区扩容名单的国家级高新区采访时了解到,由于园区扩容预期不断升温,很多主办券商开始频频与园区接触,希望提前开展“新三板”业务,目前很多园区内企业甚至已经与主办券商签约,并开始进行“新三板”挂牌的前期准备工作。
主办券商拓展业务 园区说了算截至目前,具有主办券商资格的券商已达45家。
据了解,各家园区对于主办券商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些园区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态度,也有很多园区则对主办券商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把关。
东北某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来该园区拓展“新三板”业务的主办券商先要与园区取得联系,得到园区的许可后,才能够与园区内符合“新三板”条件的企业联系。
“主办券商对园区企业没有园区更熟悉,很多园区企业也是刚刚接触 新三板 ,通过园区来把关,能够让企业选择更合适的主办券商,也能够提高园区企业今后挂牌 新三板 的成功率。
“到园区来开展 新三板 业务的主办券商,肯定需要和园区先取得联系的,因为现在争取进入 新三板 扩容园区名单的园区基本都有优惠政策,即帮助拟 新三板 挂牌企业支付相关的中介费用,他们要拿到这部分奖励资金,就需要提前和园区取得联系。
当然,也有园区对主办券商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目前与贵阳高新区合作的主办券商有三家,这三家券商各有特点,也是高新区推荐给企业的首选,但如果有其他主办券商主动愿意与区内企业联系,高新区也不会反对,对成功签约的企业和主办券商也会根据园区政策给予同样的资金奖励,这位负责人表示。
但她也对一些业务能力不足的主办券商表示担忧,有些主办券商在和企业联系的过程中,其实对“新三板”业务也并非特别熟悉,比如曾有一家企业,经与某主办券商联系后,向高新区管委会表示希望能够进入“新三板”,但实际上这家企业当时尚不完全满足“新三板”挂牌条件。
除了与园区合作外,主办券商也在寻找其他拓展“新三板”业务的可能。
为获做市商资格亏本赚吆喝“其实,现在做 新三板 挂牌业务赚不到多少钱,甚至有可能亏钱。
做市商制度是一种市场交易制度,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法人充当做市商,不断地向投资者提供买卖价格,并按其提供的价格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从而为市场提供即时性和流动性,并通过买卖价差实现一定利润。
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一直在唿吁在“新三板”建立做市商制度。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邓映翎也在此前表示,为增加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流动性,管理层今年酝酿引入做市商制度,并重新引入个人投资者。
“未来做市商业务将占 新三板 业务收入、盈利的绝大部分,融资费用会很可观,而挂牌推荐收入将无足轻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