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房产的其他话题……

返回房产……


我收藏的爽吧……


哈药总厂排污事件调查:“药厂怪味”缘何挥之难去

1 哈药总厂排污事件调查:“药厂怪味”缘何挥之难去
whyme7772011-06-19 22:26:16 发表


哈药总厂化验人员正在对药厂排放的不同污水水样进行对比。新华社发


承担着哈药总厂污水排放任务的哈尔滨市学府路附近的何家沟。新华社发
由哈尔滨医药集团公司制药总厂超标排放污水和废气,导致哈尔滨市哈西地区被一种怪味笼罩“夏天不敢开窗,出门要戴口罩”成为当地夏日里的特殊现象。
对于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现象,哈药总厂称,10多年间已投入4亿元治污资金,环境保护始终在进行;当地环保部门称,政府部门高度关注排污企业,监管从未停止。那么“药厂怪味”究竟为何挥之难去呢?
  监管不能只收“排污费”了事
药厂在治理,政府在监管,为何一个怪味如此难消除?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原因是,药厂产能在增加,但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却没能同步跟上;另一个原因是企业的污染成本较低,监管部门往往只是收取“排污费”了事,并没有让企业从根本上重视环境保护。
据环保部门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哈药总厂在污染防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总体来说投入还不够。产能在增加,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却没能同步跟上,在处理生产和环保的关系上,把环保工作放在了次要位置。企业应该痛下决心,彻底地进行治理改造。
据了解,哈药总厂年销售收入近50亿元,而环保部门除了每年严密监测其排污情况外,把征收500万元至700万元不等的“排污费”作为主要监管手段。而业内人士指出,几百万元的“排污费”,对于一个年销售收入数十亿元的大型企业来讲,实在是“九牛一毛”。
那么,“药厂怪味”究竟该如何根除呢?专家认为,首先,企业应该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增强环保意识,增加环保投入,力争做到产能与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相匹配。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让污染企业付出更大代价,才能督促其有效进行污染防治,保护环境和群众身心健康。
马杰、彭旭等人表示,对于哈药总厂这样一个高污染企业,只有将重污染车间彻底搬离主城区才是根治之策。目前,哈尔滨市已确定在市郊建设哈药总厂升级改造工程,采取新工艺建设生产车间,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建成,届时困扰哈尔滨市民的药厂气味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新华社发(除署名外)
  “药厂怪味”扰民数十年
直击现场
盛夏临近,对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哈西地区的部分居民来说,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又来了。今年54岁的岳实现,是哈尔滨市郊县居民,去年在哈药总厂不远处购买了一套价值44万元的商品房,如今成了他心头最大的一个负担。
“房子守着一条臭水沟,一到夏天药厂就向外排废气,臭烘烘的根本不敢开窗户。儿子在市内打工,因为房子周围味道不好也不愿回来,现在就我和老伴偶尔来这儿住一阵,因此房子也没装修。药厂排放的怪味真是坑苦我们了,现在这个楼盘的空置率很高,房子想卖都卖不出去。”岳实现说。
岳实现说的臭水沟便是哈尔滨市学府路附近的何家沟,目前承担着哈药总厂的污水排放任务。多位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说,从前何家沟内流淌的还是清水,他们还在里面洗过澡,可是最近几十年水质开始发生变化,味道也越来越大,闻时间长了还觉得头晕。最近一段时间,何家沟的污水有时是黄色有时呈黑色。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哈药总厂排污事件调查:“药厂怪味”缘何挥之难去
whyme7772011-06-19 22:26:16 发表
在距离哈药总厂不到10公里的范围内,还有多所拥有上万师生的大学,数万名师生同样饱受着“药厂怪味”的煎熬。“一到夏天就会经常有一股奇怪的味道笼罩在校园上空,简直太难闻了,再加上天气闷热,感觉非常不舒服,也不知道这怪味闻久了对身体有没有伤害。”黑龙江大学教师史维国抱怨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哈西地区怪味并不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有,至少困扰当地居民有二三十年之久,夏天感觉尤其严重,居民曾经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这一情况。遇到天气不好时,这股怪味可以飘散到市区内更远的地方。
  数亿元资金难除“怪味”
“老大难”问题
按照当地居民指引,记者沿着何家沟找到了哈药总厂的排污口。这里空气中充满了恶臭气味,出水口流出的黄色污水,与来自何家沟上游的黑色浑水在此处交汇,泾渭分明,十分醒目。
“药厂怪味的确给周围居民带来一定影响。哈药总厂属于微生物发酵企业,这就决定了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性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气就是 药厂怪味 产生的主要原因。”哈药总厂副厂长马杰说。
据介绍,哈药总厂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重点抗生素生产基地、国家大型一级制药企业,现有员工近万人。
马杰说,刚建厂时周围还都是荒地,最近几年,随着城市扩张,周边居民急剧增加,导致药厂与居民的矛盾凸显出来。像他们这样的高污染企业想要实现对周边环境零污染,并不是简单投入巨额资金整改就能实现的。
哈药总厂环境保护部部长韩洪彬说,上世纪90年代,工厂已经开始探索实施污染治理的途径。1999年以来,他们已累计投入4亿余元用于治理污水和废气,并取得一些成效。但即便这样,距离周边百姓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哈尔滨市环保局监察支队支队长彭旭说,哈药总厂的污染问题是个“老大难”。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对药厂进行专项监测,结果表明臭气浓度历次监测均超标约20倍;污水排放则一直处于“低超标”状态。他们在对药厂施行征收“排污费”等处罚措施的同时,还积极督促药厂针对主要味源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了多套气味处理设施,污染已经较从前有所缓解,但确实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药厂怪味”。
  哈药污染折射老厂房治污难
新闻评析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哈药总厂废水、废气和废渣违规排放遭曝光。相关报道中甚至指出,哈药总厂产生的“废渣直排河流,硫化氢废气超标千倍”。
而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哈药总厂第一次因污染环境而被曝光了。2005年、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均爆出哈药总厂刺鼻气味影响周边居民的消息。哈药方面虽屡次称即将解决问题,但居民投诉却一直不断。
两年前,黑龙江省多位政协委员曾就此问题联名提案,并提供了对药厂相邻区域空气质量检测的结果。这些检测结果显示,哈药总厂的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氨气超标20倍,均超过国家恶臭气体排放标准。
面对哈药总厂毫无遮掩的“水陆空”立体排放,哈尔滨市民的投诉持续了多年。早在2005年5月《黑龙江日报》的报道中,就称“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的气味污染一直是其周边群众关注的热点,环保部门每年接到的投诉很多,也是人大、政协提案重点问题”。
一位业内的环保专家告诉笔者,“我们的企业环保意识还是太差,在环保上投入得太少了。”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广成表示,虽然存在环保意识欠佳的因素,但哈药总厂“污染门”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环保投入太少。他估计,这次哈药总厂仅污水排放一项改造,就至少需要40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改造完成,怎么也要1亿元以上”。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哈药总厂排污事件调查:“药厂怪味”缘何挥之难去
whyme7772011-06-19 22:26:16 发表
哈药方面曾表示,气味主要是因生产和治污工艺而产生的,短时间内还没法完全杜绝,而新厂区会改进生产工艺,可以解决气味问题。但搬迁至新厂这一根治污染的唯一出路却迟迟未能启动,究其原因,资金始终是一大问题。
事实上,早在2008年初,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田家玮等人就曾进行联名提案,就哈药总厂的污染问题,提出了“整改、搬迁、核心部分搬迁”等一系列建议,之后几年间,哈药始终表示其一直在四处选址。
此前,有业内专家评估,哈药股份此次异地搬迁新建工程将可能耗费将近百亿资金。总部位于河北石家庄的华北制药,一度曾面临哈药今天的困境,最终还是借重组方冀中能源之手,才解决了资金压力。“搬好了,可能就上个新台阶;搬不好,可能就从此一蹶不振。”哈药集团宣传部长表示。
此外,在搬迁中的资金、人员安置、环评、成本测算等,每个环节的瓶颈都在考验着哈药总厂的治污决心。(记者 牛思远)
哈药超标排污事件系列观察之一
"厚道企业"超标千倍排放 哈药烧钱营销无力治污
哈药超标排污事件系列观察之二
哈药被曝污染“惯犯” 与政府讨价还价股价大跌


哈药污染物被曝超标千倍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