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CPI数据创出34个月新高、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负面因素影响下,A股市场连续大幅走低,资金出场量也有所增加,再加上海外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对于本就不足的投资者信心可谓雪上加霜。
基金仓位未现大调整
尽管市场前景扑朔迷离,但也有部分基金认为底部已经在形成,上周并未因上述负面因素而大举出货。这从第三方机构测算的基金仓位数据可见一斑。
方正证券测算数据显示基金仓位上周小幅回落。剔除指数基金以及QDII的可统计的222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降了1.24%,154只开放式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下降了0.65%;两者合计仓位整体下降了0.99%。
而民生证券的测算结果则显示基金仓位小幅提升。截至6月17日主动型股票方向基金平均仓位为80.25%,与前周(6月10日)的平均仓位77.86%相比,上升2.39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型基金仓位上升2.44个百分点至85.24%,偏股型基金仓位上升2.56个百分点至77.93%,平衡型基金仓位上升1.89个百分点至69.45%。
尽管两份报告的结论互相矛盾,但是两家机构测算的仓位数字变动的绝对值都不大,显然,上周基金整体仓位无论是增是减,调整幅度都是非常小的。不过,基金目前整体仓位并不算高,在整体谨慎气氛下,基金仍在持币观望。
市场处于筑底期
若从基金公司公开表态来看,基金对市场后续走势整体并不悲观。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的股市走势其实与去年类似,只是主角变了。“去年市场讲成长的故事,小盘股活跃、大盘股疲软,一季度涨、二季度跌、三季筑底、四季度反弹;今年的市场主题是蓝筹股价值回归,大盘股的走势会与去年小盘股的走势类似。”他认为,股市在整个三季度可能都处于筑底阶段,到四季度就会反弹。
汇丰晋信基金公司认为,危与机总是相互依存的,在A股市场重回去年10月低点之际,亦可从中看到希望。首先,已处历史高位的存款准备金率再继续上调的空间已经较为有限,随着大幅回收流动性,紧缩性货币政策或已接近尾声,政策会进入观望阶段;其次,市场普遍预期通胀在6月触顶后会有所回落,接下来的“低通胀”阶段,会利好宏观经济增长;第三,本轮下跌令市场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已从去年的40倍以上跌到30倍附近,接近历史最低中值26倍的水平位,大部分权重蓝筹板块已经具有相当不错的吸引力。综上三点,尽管短期内受到投资者情绪影响,市场或会惯性下跌,但以目前的估值来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光大保德信基金的观点较为谨慎。从宏观上看,中国和美国的经济都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需要依赖财政政策等多维度的政策协调,这些都需要时间,因此经济短周期向下的趋势不容易转变,所以目前的市场还在寻底的可能性较大。“我们注意到目前市场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在不断强化,因此在寻底的过程中,也不排除市场出现上涨,但我们认为即使市场出现上涨,也更可能是反弹,而不是反转。”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