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模”在今后将失去高考(微博)加分资格
大洋网讯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一所中学今年高考有100多名考生将获得高考加分,此事引起了社会关注,围绕高考加分的争议持续不断。今年广东省共有3698名考生享受加分政策,其中我区共有13名。据统计,教育部高考加分政策只有10多项,而各地的加分政策却多达200余项,要求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政策的唿声越来越高。过多、过滥的加分政策已严重损害了中高考制度的公平和公正。“完全取消既不现实也不合理,但目前必须大力缩减加分项目和降低分值,压缩四分之三也不为多。更重要的是要阳光透明,不仅监察部门要管,而且要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我区一考生家长在记者采访中如是说。
加分政策需严格审核
据了解,今年我省共有7项高考加分政策,分别为:“三侨”考生、台湾省(籍)考生、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汉族考生、外省少数民族聚居区迁入广东省的少数民族考生、具有其他加分资格的考生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
记者了解到,属“三侨生”的由地级市侨务部门及地级以上市公安局进行核查,省侨务办公室汇总后报省招生办复核确认;属台湾省籍考生或台湾省青年的由地市台办开具证明,省招生办复核确认;属少数民族聚居区考生的由县(自治县、市、区)民族宗教局审核汇总报省民族宗教委,省民族宗教委报省招生办复核确认;除上述类别以外的具有其他加分资格的考生由地级市招生办初审,报省招生办复核后确认;我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职应往届毕业生中,属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由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核查,省招生办复核确认,这些都要经过审核公示后才能申请加分。
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按照现行政策,由教育部门参与主办的市级体育竞赛活动,前四名可以获得加分资格。如果发现不符合加分条件或造假的,将坚决取消加分资格,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比如航模比赛,应届高考生在高中三年内获得某个项目的前四名,就可以获得加分资格,一次加20分。
政策利弊众说纷纭
对此,我区一中学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称,一些非照顾性政策加分如其他加分资格的考生加分,本是为选拔特殊高素质人才而设的,如果有暗箱操作缺少公平公正,不仅达不到选拔人才的目的,而且对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一种伤害。
对高考加分政策,近日记者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随机采访。今年即将从广州大学毕业的小杨力主取消高考加分政策,他认为一些奖励性加分政策虽然是为选拔人才而设,但因为会有“内部操作”,让政策变了味,根本不能体现教育公平。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小李则认为,取消加分政策不能一概而论,虽然当初自己并不是靠加分获得大学的“敲门砖”,但是一旦取消奖励性加分政策,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则有可能失去继续深造的机会。
我省高考加分项目“瘦身”
高考加分政策究竟何去何从?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此有了明确说法:“清理、规范”。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市级体育竞赛获得高考加分的政策,这将是最后的机会。去年12月份广东省招委会下发了一个文件,从2011年1月起,市级体育竞赛获奖不再有高考加分资格。省级和国家级体育竞赛在2014年前还有加分资格。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