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汇改重启以来,虽然汇改带来的成绩显而易见,但仍存在不足。业内不少人士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幅度不妨再扩大一些,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6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 6.4696,较前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升值 0.03%;较去年同期人民币升值5%以上。 2010 年 6 月 19 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结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机制。一年间,不可否认的,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富弹性,汇率避险市场初步发育,国际收支不平衡最终有所缓解等。虽然如此,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博客)(微博)提出,汇改重启后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幅度仍然极小,并成为储备快速增长、贸易结算币种高度集中于美元、储备币种过于集中于美元、非美货币交易不活跃、外汇避险市场"发"而不"育"、资本项下不敢开放等所有汇率、外储、资本账户等问题的根源;二是,人民币汇率篮子中的货币对询价交易仅有美元、林吉特和卢布,使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虚置。对此,他建议下一步应该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并推出人民币货币篮子中更多的货币对交易,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自主性。 而此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幅度可以大一些,年内5-7%的升值幅度或是可以承受。连平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有利于产业升级、沿海城市向高新技术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升值太温和了,企业反而没有压力。" "人民币升值预期之所以挥之不去,主要是因为汇率机制僵化和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加。无风险的单边投机行为,又造成了预期的自我实现。"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也撰文指出,完善汇率机制的核心是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实际上,外管局日前公布的2010年年报指出,下一阶段要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着重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充分发挥汇率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配置外汇资源的作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