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网讯 前几天去浙江采访大学生村官,我遇到一个当了4年村长助理的小伙子小陆。 2007年进入村里工作至今,他每年都参加公务员考试。第一、二年,第一轮笔试就被筛了下来;第三、四年,笔试过了,面试没过。今年,小陆还打算考。我问:如果还是不过怎么办? “再考呗。 ”
像小陆这样忙于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村官非常多,而与这种热衷形成对应的是,大学生村官所处的周遭舆论也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常规出路”是考上公务员、晋升、当官。不少村长、村民反问我:不为当官,他来村里干什么?
那么,到底有多少人能真的当上“官”呢?
看一组数字——浙江现有大学生村官总数17983名,其中经公开选聘进入公务员系统并提任乡镇领导班子的17名。这是目前浙江由大学生村官中提任的行政级别最高的公务员,在一方乡土上,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地方官”;经公开选举进入村领导班子的大学生村官3490名。虽然村干部不是公务员,但在村范围内,村领导班子成员是能拿主意的,也算“官”。还剩下1万多名大学生村官其实并不是“官”,甚至不是铁饭碗。浙江省新规,如果大学生在村或社区一线工作满6年依然未进入村领导班子的,将不再续签,自谋出路。
大学生村官的未来不只是当官,更确切些说,大多数村官的未来不是当官。这是现实。尽管各地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定向录取等确保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村官能进入公务员系统,但其限制总归存在,首先大学生村官数量庞大,截至今年5月,全国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公务员系统显然无法吸收消化这么多人;其次早期大学生村官招录的要求不像现在这么高,大专生、自考生、非党员等都有,其要求远远低于同期公务员招录的门槛,这也限制了更多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系统。更重要的是,招录大学生村官的初衷不是为了从中选拔干部,而是为了培养一批爱土爱乡、能在乡村有所作为的年轻人。
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必定是多元化的。以浙江为例,目前已初步形成大学生村官未来出路的多元化渠道,包括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等。当官,只是众多出路中的一条。出路多了,大学生村官招录反而更受大学生青睐。以浙江为例,过去5年,报名参加村官招考的大学生逐年增加,某些地区今年的报名和录取比接近20比1。流失率则逐年降低,大学生村官队伍渐趋稳定。
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就是当官,对不少人来说,是一种惯性思维。发现自己,结合现实,打破惯性思维并非不可能。以小陆为例,他去年开始创业,种杭白菊,一年土地上的收益远远高于他的村官收入。今年不少村民跟着他一起种杭白菊,他打算成立杭白菊种植合作社,并成立加工厂,劲头非常高。我问小陆:你有没有想过创业其实比当公务员更适合你?小陆想了想: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也许吧。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