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无暇顾及理财的李辉,最近看到CPI高企,物价越来越贵,担心自己的资产缩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财情况。他有一笔定期到期后,考虑到目前可能有强烈的加息预期,他没有继续转存,而是购买了某银行的一款短期理财产品。
事实上,开始青睐理财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民银行6月16日发布的全国50个城市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各主要投资方式中,有21.9%居民选择了“基金理财产品”。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5月以来至今,该行7天-181天的短期理财产品销量,较前4个月同期产品的平均销量增长了近2倍,特别是该行推出的“五一”5天、“端午节”5天等超短期版本特别受到股票投资客户、生意周转客户的闲置资金热捧,销量占到整个5月销量的近30%。此外,3个月、6个月的产品,也因为期限短、收益较高,吸引了大量定期存款期限满的客户转购。
来自成都银行的消息同样印证了这一趋势。2011年5月至今,该行把握住宏观经济及市场动态,顺应个人客户需求,已成功推出3支期限不超过12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达5.5%的短期理财产品,受到客户追捧。有些产品不到1个小时便告售罄。
记者在南充市商业银行成都分行,深圳发展银行成都分行等多家银行也了解到,短期理财产品均呈走高趋势。
金融界银行理财产品周报数据显示,上周发行的255只理财产品中,6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占比88%,理财产品短期化特点仍未改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进入5月份以后,在加息预期以及银行资金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银行发行超短期产品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因年中考核即将来临,面临资金紧张的情况,银行已提前半个月开始筹备,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更加明显。
小贴士 如何选择短期理财产品?
“银行短期理财应该属于较为稳健的投资产品。”一位银行理财分析师告诉记者,这种短期、超短期的理财产品没有特别大的风险。但要注意,大多数产品仅承诺预期收益,实际收益是浮动的,因此未必能达到最高预期收益。此外,在投资外币市场时要注意汇率的变动情况,因为汇率可能带来收益的波动。因此,不同资产池背景的理财产品,风险度也不同,而投资者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理财产品的投资信息。最重要的问题是,投资便有风险,即便是投资债券、票据市场,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也可能不保——投资者必须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