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3月开学开始,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一直处于舆论关注的中心。6月初45名学生缺席高考(微博),更引起社会各方的热烈讨论。热议中,一件波澜不惊的事情被忽略了——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在内的4名协助创办南科大的香港科技大学教师,在开学前后,便已先后离开了南科大。(6月19日《长江日报》)
新华网讯 南科大到了外忧内患的危急时刻!如果说相关制度的掣肘,相关部门的暧昧只是外忧,那么核心团队的出走,则是不折不扣的内患,一定程度上说,内患比外忧更可怕。面对外忧,南科大可选择缄默,但面对内患,南科大显然不能无动于衷,核心团队走了,怎么做,谁来做?没有同气相求的凝聚力,没有同仇敌忾的爆发力,没有同心协力的合力,南科大确实内外交困,让人不安。
在一些人看来,这个团队也太不够意思,太功利化,不是两肋插刀,而是给朱清时校长两肋一刀,其实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道德宣判,他们的来与去,完全是个人选择。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他们为何匆匆而别?据报道,南科大的办学策略和路径,筹备工作进展得缓慢,应何时开始招生等等,都受到核心团队的强烈质疑。此外,团队有些成员对朱清时本人颇有微词,认为鼓励学生“反对参加高考”的做法,除了空洞的口号和不负责任的煽动之外,看不到有任何建设性的具体建议和做法。
仔细分析这两方面,既有朱清时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怎么办?如果是朱清时的原因,笔者相信如果朱清时和核心团队能够倾心交流、真诚沟通的话,两者是能够取得最大公约数的,即,达成共识不是不可能。但是,体制的束缚如何化解?比如,核心团队不满南科大筹备工作进展缓慢,试问,朱清时难道不想进程快点吗?进程缓慢到底是谁的错?显然,跳出体制的羁绊,显然非朱清时所能为。
可以说,南科大起内讧的背后,实际上再度揭示了办学之难、改革之不易。这一点报道说得很清楚,在至今没有副校长、诸多行政架构缺失的情况下,朱清时不得不亲自处理许多细节事务,甚至包括敲定每一名员工的工资。而朱清时在中科大任校长时,有一个很大的团队在运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都知道自己有责任干什么事。朱清时的困境,连离开的团队成员——著名物理学家陈应天院士也深有所感,“朱校长也非常难,我很同情他。”
进程缓慢,几乎看不到未来,一路走来,是“连滚带爬”;掣肘众多,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羁绊,网一般地笼罩着,朱清时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一位已经65岁高龄的老人,在殚精竭虑地为南科大操劳的同时,还要马不停蹄、见缝插针地接受媒体采访,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其说这是一浇心中之块垒,不如说,朱清时遭遇了无数困境,不得不寻求舆论支持,但是,结果依然不容乐观。
吃螃蟹容易被夹住手,但是被夹住手也得吃;教育改革不容易,不容易也得改。众所周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教育创新,鼓励教育改革。《纲要》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如果说这是大的指导思想,那么在具体方向上,《纲要》有规定,“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很显然,南科大的改革就属于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既然如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多一些宽容和支持。
回复该发言
南科大起内讧,不是杯子里的风暴
2 回复:南科大起内讧,不是杯子里的风暴
babywode2011-06-22 16:51:27 发表
南科大的内讧,不是南科大的家丑,不是杯子中的风暴,而是面向社会的悲情逼问。南科大起内讧,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团队已经离开,如何重整团队,考验着朱清时,更考验着相关部门。诚如相关报道所称,期待为政者的宽容、社会各界的耐心,以及改革者之间的求同存异和相互扶持,能够让南科大改革获得更大的空间,走出更从容的步伐,为中国高教改革做出更有价值的探索。
◎王石川
2011高考系列策划 2011年高考进行时专题报道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真题答案 2011年高考各地查分时间及网址 2011年高考各地志愿填报指南
2011高考系列策划
2011年高考进行时专题报道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真题答案
2011年高考各地查分时间及网址
2011年高考各地志愿填报指南
回复该发言
◎王石川

2011高考系列策划 2011年高考进行时专题报道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真题答案 2011年高考各地查分时间及网址 2011年高考各地志愿填报指南

2011高考系列策划
2011年高考进行时专题报道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真题答案
2011年高考各地查分时间及网址
2011年高考各地志愿填报指南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