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今日发布2010年在华外资银行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有5823以人民币增长至1.7万亿人民币,增长近300%。而在市场份额方面,在华开展业务的127家外资银行仅占市场份额的1.83%,与6年前的1.84%大致相同。
外资银行在华市场份额占比并非始终不变。数据显示,在2007年,外资银行占国内商业银行总资产比例一度达到2.38%的峰值。而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资行开拓市场乏力,资产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而中资银行则受影响较轻,扩张加速。外资行市场份额因此回落。
在调查中,国内市场监管持续加强成为外资行普遍担忧的问题。受访外资银行管理者普遍表示,除非监管法规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松动,否则外资行目前的市场份额未来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尽管如此,这些外资银行出人意料地比以往更看好在中国市场的前景,预计未来三年的收入会继续保持增长。这种乐观源自与持续开放的中国经济、以及人民币向可兑换货币过度。受访这他也同时表示,未来外资银行将更多致力于细分业务的市场开拓。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容显文表示,“市场份额无法反映外资银行如何继续重新定义中国的细分市场。他们相信中国仍然能够提供大量的增长机会。我认同他们的观点。中国经济的扩张速度可能不如以前那么快,但仍然快过这些银行的本国市场。此外,随着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外资银行将有更多的商业机会。”
年底75%存贷比大限将至是眼下外资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据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合伙人胡亮介绍,受访外资银行普遍有信心在年内达标。但由于网点不足等原因,外资银行吸纳存款的能力受到限制,为符合监管标准,不少外资行正逐渐收紧放贷规模。
债务资本市场连续三年被在华外资银行视为未来最大机遇,而与此同时,获得国内企业债券承销资格的外资银行目前仅有3家。胡亮表示,进入债务资本市场一方面需要监管层开出执照,另一方面也对相关银行的存款规模提出更高要求,而这正是外资银行目前的短板。尽管企业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相关业务要成为在华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还尚需时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