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部分房企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的幻想,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在近日出席中国地产金融高峰论坛时表示,包括信贷缩紧等在内的调控政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恐将是一个常态”。此前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拐棍”,即过度宽松的信贷环境、过度膨胀的住房需求、过快上涨的价格以及过度低风险盈利机会均已出现较大变化,企业不应抱有幻想,尽快调整价格回笼资金并考虑包括股权融资等多种筹资方式活下去才是根本。
秦虹称,经调研发现,2004年的时候全国平均每个月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是2000万平方米,到了去年是7000万-8000万平方米,在限购等措施的作用下,未来的需求不太可能还会以每年每个月1000万-2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秦虹还指出,本轮调控的一个核心便是改变过去房企靠大规模拿地,便宜拿地,房价快速上升的盈利模式。过去企业更多的在低风险环境下的盈利模式,也很难在今后长期持续,今后企业自身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为此,秦虹告诫房企,适时调整价格以及谋求更宽的融资渠道远比幻想政策放松来得实际。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指出,目前中国面临的问题是输入型通胀和国内的经济在减速且通胀上升,但房价的拐点到来是中国接下来经济发展、重新加速的必要条件。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