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不断震荡下行,连创新低,部分净值在五毛以下的基金引起了投资人的广泛关注。“毛基”、“五毛基金”等名词频见报端,成为大家谈论的对象。其实,以基金份额净值的高低来衡量基金业绩是有失公允的,部分低净值的“毛基”其实表现相当不错。
由于基金的初始募集净值都一般为1元,很多投资人习惯将1元作为参照物,比较基金净值,衡量基金业绩。但是,部分基金出于方便投资人的考虑,会进行基金份额的折算,虽然基金总资产不变,但由于基金份额发生了变化,份额净值从表面上看自然也会有变化。这时,再以1元为参照物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例如,博时上证超大盘ETF基金的初始募集净值是1元,但去年1月26日,为了使基金净值与跟踪的上证超大盘指数保持一致,该基金进行了份额折算。折算后,基金总资产仍然保持在12.85亿元,但总份额却由14.07亿份大幅增至51.88亿份,因此,份额净值也由0.914元调整为0.248元。这样一来,该基金的份额净值基本等于当日上证超大盘指数收盘点位——2477.05点的万分之一,直观明了,便于投资者及时了解和查询基金净值,而投资者的权益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害。显然,这种因份额调整而导致的基金份额净值“缩水”与因业绩下滑而导致的缩水有天壤之别。
事实上,因份额调整而产生的“毛基”同样可能有良好的表现。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博时上证超大盘ETF,今年以来的收益位居88只标准指数基金的前5名,远超许多份额净值在1元甚至2元以上的基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