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报报道昨天,2011版的《小升初现场报名记》上演首日,今年的家长重复了往年的故事:挂靠户口、在热点学校附近租房子、劳动合同造假……
如此这般煞费苦心,都是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
什么时候,优质教育才能不再是“稀缺资源”?我们期待《小升初现场报名记》早日上演终结版。
剧情扫描
郑州市区小升初压力有增无减
在小升初这部大片里,去年,郑州市小学毕业生参加就近分配的学生有30583人,比2009年增加2004人。
今年的最终数据尚未公布,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的小学毕业生“参演”就近分配总人数4万余人,远超去年。
根据各区公布的数据,今年,郑州小升初最重要的一幕——郑州市内初中的“大班额”现象依然不容乐观,有增无减。
具体到不同的“片场”,不妨看看这些数字。
二七区:计划招生123个班,平均班额为67.4人。
中原区:计划招生102个班,预测平均班额64.71人。
金水区:计划招生170个班,平均班额78.5人,比去年增加4.9人。
管城区:计划招生62个班,平均班额62.9人,力争实现整体班额下降。
高新区:计划招生55个班,共3164人,能基本满足入学需求。
航空港区:小学毕业生547人,较去年增加22%。
惠济区:计划招生62个班,平均班额62.9人,力争实现整体班额下降。
经开区:预计入学人数为1222人,平均班额56人。
郑东新区:小学毕业生1977人,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约500人,平均班额和去年基本持平。
新增剧情
庙李、柳林入学压力最大
郑州市小学、中学入学压力大,表现最明显的是金水区。
今年,金水区生源继续增加,热点学校附近新建小区明显增加,小区数量由2007年的80个增加到今年的近300个。
今年,预计金水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将占到全区学生总数的41.8%,致使局部地区学校班额过大。尤其是北环以北区域只有76中和77中两所中学,最多能容纳1400余人,但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已超过1400人,学生入学压力极大。
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金水区庙李、柳林、丰产路办事处等压力最大,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太集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最多,学校增加的数量也少,“因为一旦进行城中村改造,这些地方又会一下子没这么多人了,生源又成了问题。”
今年,郑州市教育局下达给金水区各初中的计划为170个班,平均班额78.5人,比去年增加4.9人。“但在这些区域的部分学校,大班额预计可能会远超这一数字”。
镜头1
挂靠户口傍名校提醒:一旦发现弄虚作假,会耽误孩子入学
场记:昨天上午,在管城区报名点——教育中心院内,市民李女士一边拿出证件让工作人员核实,一边解释说,他们一家三口都住孩子爷爷的房子,所以房产证上是他爷爷的名字。
李女士提供的房产证是孩子爷爷的,但爷爷的户口却不在郑州在老家,孩子的户口跟姑姑在一起,姑姑的户口挂靠在孩子爷爷的房子上,一家三口住在孩子爷爷家。
解说:类似挂靠户口傍名校的情况,我们已受理了不少。对于这种挂靠的情况,审核非常严格,要求孩子父母出具无房证明,以及孩子与房产所有人关系的证明等,学校、教体局还会上门核实,一旦发现家长弄虚作假,将按有关规定处理,同时也会耽误孩子入学。(解说人:管城区教体局相关工作人员)
镜头2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