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高中生的其他话题……

返回高中生……


我收藏的爽吧……


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变味" 高二师生魔鬼集训

1 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变味" 高二师生魔鬼集训
御宅雪球2011-06-22 23:37:35 发表

学校下令“冲A保B消C扫D”,师生只能腾时间“魔鬼集训”
新闻晚报报道 昨晚9点半,沪上某示范性高中高二学生小彦才刚刚赶完一半作业。“今天上完8节学业水平考科目课,老师还布置了两套历史模拟卷,一套物理模拟卷,生物、化学一共四张练习卷!”小彦算了一下,完成这些试卷至少得花7个半小时,他无奈地将脑袋深埋进一堆试卷中。
这几天,有像小彦一样烦恼的学生不在少数,因为27、28日即将举行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共有10门课。沪上多数高中已提前一周结束期末考试,从本周开始,所有高二学生的课表里只剩下四门课——历史、生物、物理、化学,轮番“魔鬼集训”,有学校甚至下达军令状“冲A、保B、消C、扫D”,如此重负将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
【老师无奈】一天工作量相当于过去一周
“按正常教学安排,期末考试本该在本周举行,但多数学校都将考试提前一周,专门腾出一至两周时间集训学业水平考。”市中心一所示范性高中生物教研组长王老师说,本周起,她每天连轴转上六节课,平时她带三个班级,一周也就上9节课,“现在一天的工作量快赶上平常一周了,我们最多的老师一天上八节课,从早站到晚,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为了备战学业水平考试,老师们都在超负荷工作。“有些老师常为一两节课争得面红耳赤,嫌自己的课时不够用。”王老师说,他们想尽办法挤时间,午休、放学后,哪个空档都不放过。为了“支援”学业水平考试,一些高三老师甚至推迟旅游休假时间,高考(微博)一结束,就投入到高一、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的教学中。连学生们都明显感到老师的焦虑,“有一次,黑板上明明写着午自修背历史,化学老师一进教室,干脆将黑板上的字擦了,讲解化学题,各科老师都在上演‘抢课大战’。”黄浦区一所高中女生晓菁说。
【学生叫苦】端午小长假做了218页试卷
“这次学业水平考,老师给我们下达了军令状——‘冲A、保B、消C、扫D’,我们丝毫不敢松懈。”电话中,晓菁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上周四布置的回家作业,她昨晚才做完,“从下午2点半一直做到晚上8点,做了七套试卷,全与学业水平考科目有关。”
这还不算多的,端午小长假,晓菁和同学将所有下发的试卷折合成页数,“一共218页,恐怖吧,还不包括作业和背诵。”为了备战学业水平考,学生的作业量“猛增”。整天埋首于数不清的试卷中,让学生苦不堪言。不过,最痛苦的莫过于要背的东西实在太多。“化学老师说,基础知识很重要,让我们把化学书抄一遍,好心的老师还将所有知识点压缩成考纲,方便我们复习。”晓菁说,最滑稽的是,现在的复习方式简直“倒退”到小学水平,生物老师为了检验背书效果,要求每天都要默写,默写不合格,一页试卷错20个,去老师办公室重默,简直是小学情景再现。晓菁高考的加试科目是化学,“原本,我只要化学拿A就好了,别的科目拿B也无所谓,现在大家的目标都是门门冲A,压力确实很大。”晓菁说。
【学校暗战】“得A率”成了较量的新目标
因为有关学业水平考试的细则迟迟未出台,到底如何与高考挂钩也“暧昧不清”,使等第“A”被蒙上了一层神秘又尊贵的色彩。
在一些学校,去年学业水平考获得“双A”的考生成了年级大会、家长会上被广泛宣传的“明星”,哪个班级里的“双A”考生最多,也成了一种特殊的荣耀,在一所学校某班的黑板报上就赫然写着——“向××同学学习,争取学业考科目全部拿A!”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变味" 高二师生魔鬼集训
御宅雪球2011-06-22 23:37:35 发表
在一些重点中学,学业水平考的得A率也成为学校之间暗自较量的新目标。“现在好一些的中学,都在比拼得A率,光这一条就够我们老师受的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私下告诉记者,好学校都盯着“A”不放,他们学校的目标就是得A率至少不得低于某校,“总共就这么点时间,目标又这么高,只有拼命加码了。”
不少老师坦言,有江苏学生在作文中直言不讳“A就一个字,我只要四次”,他们真不希望上海的学业水平考试也演变成江苏小高考的模样。
【教辅热销】“小学科”教辅一年加印五次
“我们物理、历史做《全A计划》,化学、生物做《备考先锋》。”、“我们历史、生物做《冲A精练》,其他两门是老师自己印卷子。”、“我们物理做《冲A精练》,生物做《导学》”……记者发现,这些以往不受重视的“小学科”的辅导书也装进了学生的书包。
记者昨天在书店看到,一本专门正对历史学业考的辅导书,今年5月已经第5次印刷,累计印数达到18000余本;另一本地理学业考辅导书,今年4月第4次印刷,累计印数也达到16000本;还有一本信息科技学业考的辅导书,今年3月就已经第6次印刷。
“现在上海学生少了,专门针对上海的书每本印5000本就差不多了,像历史、地理这种小学科以往出版社不会去做,”本市一家出版社资深教辅编辑说,“但学业考每个人都要参加,不管市重点还是普高都要做,印数就上去了。现在上海就至少有4家出版社在做,这块市场加起来每年码洋也有上百万。”
【政策探究】为学生减负,重基础能力
相对于部分市示范性高中的重视和紧张,一些普通高中则淡定很多,“反正最后还是高考,别的都是假的。”一位普通中学的学生小陈说。
其实,学业水平考试设计的初衷之一是为了推进减负。专家提出,高考只考四五门科目,过早分科导致某些科目有所偏废,部分科目越学越深。如此一来,既加重了学生反复操练的负担,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市推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着眼于孩子全面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这些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只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并不求学得太深、太难。在命题中,学业水平考以高中阶段基础型课程学习内容为依据,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考试将杜绝“偏难怪”的题目,基础题目、中档题目和难题的比例控制在8:1:1左右。
【各方声音】
校长:学业考加剧“男女生不平等”
“至少从目前来看,学业水平考的初衷和效果是背道而驰的。”控江中学校长张群这样认为。
张校长指出,学业水平考考查的多为基础性知识,要求学生记忆背诵,考试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真正学习能力,考试本身也无助于这种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实际意义并不很大。他反问记者,“举个例子,一名考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业水平考当中获得90分,得到了A等,等到3个月以后,你再拿同样的题目让他做,他能考多少分?可以说,如果不复习,他也许只能达到C等了。这样的学习和考试有什么意义呢?”
“由于水平考,师生压力大大加重,教学方式也受到影响,过多强调分数,一些本来压力就比较大的学校,甚至从‘满堂灌’成了‘满堂练’!”即使是一向重视素质教育,学生压力较轻的控江中学,也受到了这种压力的影响,以前上午的四节课,调整到现在的五节课。
不少考生担心,今后上海是否会出台类似邻近省市的高考政策,即所有学科必须达到A等才能填报一本高校。张校长也表示,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在所有的学科上都能做到出类拔萃的人很少,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更多的普通学生,不能对他们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变味" 高二师生魔鬼集训
御宅雪球2011-06-22 23:37:35 发表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在某些学科范围有特长,在某些学科范围有短板,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如果要求所有学生的所有学科都拿到A才给予报考一本高校资格,这是极为可笑的。”
“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学业水平考的评价方式不调整,男孩可能就被‘杀绝’了!”张校长指出,在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学业水平考当中,女生肯定比男生更具优势,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高中男生的成绩呈“两端”趋势,成绩总体较好或较差,女生的成绩则在中端,学业水平考并不利于成绩优秀男生的发挥,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女生普遍获得A等的几率要远远高于男生。
高校:学业水平考参考作用不明显
学业考试成绩得“A”究竟对高考意味着什么?将来复旦、上海交大等名校自主招生,会不会要求孩子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是A?
这些问题也让众多的考生和老师陷入迷茫和焦虑。但在没有定论之前,哪门考试都不敢轻视,“如果因为少了一个A,或哪门课不及格而失去资格,后悔可来不及了。”
高校对学业水平考究竟持何种态度?“目前来说,高校是否将本市的学业考成绩作为参考,还不明朗。”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陶正苏坦言,“去年来交大面试的200余位江苏考生也有类似成绩,大家几乎都是4A,很难证明什么。”陶正苏表示,从江苏来看,学业水平考试的参考作用不太明显,首要的原因就是,区分度不够大,对交大选拔人才有一点难度。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微博)坦言,推行真正意义的学业水平测试,当依照一个基本原则,即教招考分离——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大学自主招生,也就是说,学业水平测试是不能与中学的学科教育紧密挂钩的,应突出对中学生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评价,在大学的招生中,就形成“中学学业成绩(平时表现)+学业水平测试评级+大学自主评价”的综合体系。


2011高考系列策划
2011年高考进行时专题报道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真题答案
2011年高考各地查分时间及网址
2011年高考各地志愿填报指南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