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西方对人民币二次汇改“不领情”

1 西方对人民币二次汇改“不领情”
虫族2011-06-22 23:42:07 发表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20日报道 题:对人民币结束盯住美元一周年并不领情
人民币放弃盯住美元已有一年了。那么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首先是好消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达到 6.4696,上升了5.5%。
考虑到中国通货膨胀加剧的因素,它对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实际冲击更加明显了。这为亚洲其他货币相对于美元开辟了升值空间。过去一年中,新加坡元、韩元和新台币对美元都大幅升值了。
接下来是坏消息。人民币升值对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的数据表明,5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同比仅上涨2.8%。这比过去几年要高,但是仍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仅有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转化为价格的上涨。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在2011年头四个月比去年同期扩大。中国公司生产率提高并甘愿接受更低的利润,正在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其竞争力的冲击,这对美国制造商而言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同样重要的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尚不足以弥补美元对其他大部分货币的贬值。在过去一年中,按贸易加权计算,人民币实际贬值了3.7%,对欧元贬值了8. 4%。这对饱受危机折磨的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制造业而言是一个特别坏的消息。
升值的前最不会更好。高通货膨胀率可能会鼓励北京让人民币升值速度略微加快。但是辩论的天平向另一个方向倾斜。对增长的担忧将会强化出口游说集团力争保持汇率稳定的观点。贸易顺差的缩小在部分程度上是一种幻觉,建立在占据中国进口商品主体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基础上。但是它也支持了北京的论点,即认为无需人民币进一步大幅升值,贸易账户就可达到平衡。
在人民币结束盯住美元一年后,从竞争力的角度看,相对于人民币,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处境都比以往更糟了。美元疲软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有继续升值的空间,而又不会削弱以贸易加权的竞争力。
【日本《每日新闻》 6月21日报道】题:中国国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唿声日益高涨(记者井出晋平)
从中国恢复实行人民币汇率弹性化、允许人民币升值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在此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只上涨了5%。急于扭转贸易不平衡状况的美国政府和国会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不仅如此,中国国内以日用品为中心的通货膨胀预期增强,导致国民产生不满情绪。而中国政府虽然通过加息等手段遏制通货膨胀,但如果对策过于偏重紧缩金融方面,则有可能导致国内经济冷却。所以,最近在中国国内要求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以抑制通胀的唿声渐高。
20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4696元人民币,创下了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以来的最高纪录。市场上很多看法认为,“中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容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但是,如果人民币短时间内大幅升值,必将对出口产业造成沉重打击。既要抑制通胀又要维持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和央行面对人民币汇率显得进退两难。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