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中,有关经济增幅波动的争论在蔓延。有论者甚至认为,我国经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于是,有关放松信贷紧缩和房地产调控的声音再次出现。
另一方面,更多券商分析师则已忙于测算保障房工程对整体的拉动作用,以及对商品房投资的替代系数。
调控中场的煎熬
最近一段时间,海口、大连、北京先后传出可能对限购政策进行调整的消息,虽然均已被官方否认,但有人从中读出了危险的讯息。
“此前的调控,每次出现逆转,似乎都是从松动消息频出开始的,这次难道还是同样的结局?”不止一位房地产相关领域的资深人士最近和本报记者聊起过这个话题。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和持平的城市数量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城市仍处于上涨通道。
如果此时楼市调控就出现松动,结果可想而知。
最具争议的是限购令执行期限。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陈湛匀说,在本轮调控的单个调控措施中,对市场直接影响最大的是限购政策,“这个政策不可能长时间使用,估计到今年年底就差不多了。”
在深圳等不少城市,一些预期限购令迟早会松动和取消的投资者,坚信限购取消后市场的强力反弹,眼下想尽一切办法买楼,或借用别人的身份或与开发商达成相关协议。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更远的且不说,近者如去年“4·17”新一轮调控后,全国楼市一片观望,业内人士纷纷预测后半年楼市将进入冰冻期。然而在3个月的观望后,地方政府执行层面率先松动,市场反弹一触即发,年末全国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创下历史新高。
此轮调控,最痛苦的并不仅仅是开发商。今年以来,土地市场的反应先于楼市,多个城市多次出现流拍现象,地方政府税费收入整体大幅减少。中房信分析师高岗指出,土地收入下滑,地方政府调控陷入困境,这是推动调控政策松动的最大动力。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楼市处于调控的中场,正是备受煎熬的僵持阶段,若要巩固和加大调控效果,现行的政策力度绝不能放松。但对地方政府来说,答案并非显而易见。因为来自财政和GDP指标的压力,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深刻体会到。
硬着陆:过早的忧虑
“房地产行业牵动经济全局,政策调整向来慎之又慎。”高岗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首要的问题就是保证经济软着陆和就业的问题。而经验数据统计表明,房地产每开工1万平方米,就能解决160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在地方收入方面,地方政府平均超过50%的收入都来自于土地出让及房地产相关税费,在以“积极财政”定调的2011年,房地产行业的好坏直接牵动着基础建设、保障房建设和地方投资的能否顺利实现。
每当到了博弈楼市调控走向基调的时候,困扰中国经济多年的GDP房地产调控魔咒就会出现。而国内外“关心”中国经济和楼市的国内外机构则不约而同地发表相关报告。
德意志银行最新发布的6月经济研究报告指出,基于存货调整、信贷紧缩及电力短缺等因素影响,中国GDP增速可能会降低,但当前市场对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风险夸大,中国经济最可能的情况是“软着陆”。该报告直言房地产市场下滑是中国经济“硬着陆”的主要风险之一,但称“风险多为短期的,预计夏季后将消退”。
瑞信亚洲首席经济师陶冬(博客)近日也公开表示,中国房地产价格飙升,是中国巨额货币供应的产物,中国房地产周期已到达十字路口。中国地方债规模非常大,是中国经济的计时炸弹,但若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出现大跳水,此炸弹不会爆炸。
调控无碍GDP软着陆 保障房强力补位
他进一步认为,目前内地信贷、房地产、中小企及出口正处于疲弱周期,经济有硬着陆风险,但估计内地不会放宽紧缩政策。
回复该发言
调控无碍GDP软着陆 保障房强力补位
2 回复:调控无碍GDP软着陆 保障房强力补位
lezhixianxl2011-06-23 00:54:27 发表
数据显示,我国GDP增速从2010年一季度达到11.9%的峰值后,开始平稳回落:二季度10.3%、三季度9.6%、四季度9.8%、2011年一季度9.7%,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环比回落0.9%至52%,同样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信号。
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交通银行等中外资机构近期已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而上证指数在短短两个月内从3000点大跌至2600点,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累于此预期。
但我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并不意味着就是硬着陆的到来。事实上,绝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认为,2011年我国GDP实现8%的目标毫无悬念,达到9%也基本没有问题。果如是,硬着陆之说,就不无夸张。
保障房能堪大任?
1998年实行新的房改以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目共睹。正如2008年地产救市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一样,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坚定深入,不可避免地,将对经济增长起一定的反向作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5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737亿元,同比增长34.6%;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32932万平方米,同比仅增长9.1%,涨幅趋缓。从数据来看,房地产投资增幅依旧强劲,但认真分析房地产投资的结构,其中的“主力”或许已悄然改变,保障房项目异军突起,并逐渐成为增量主力。
据广东省统计局最新披露,该省今年前5个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01.85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080.65亿元、办公楼投资70.51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5.85亿元、其他投资224.85亿元,均实现超过15%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经济适用房投资14.11亿元,增长幅度高达91.5%,超过其他房地产类型投资增幅数倍。
广东的数据将日益显示其代表性。值得提出的是,今年前5个月,全国保障房开工率普遍不足30%,三季度将迎来开工高峰。可以肯定,今年剩下的6个月内,保障房投资在整个房地产投资的比例将持续上升。这样,2011年整体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幅度,从而使房地产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例不至于下滑过多,甚至,假如保障房开工率达到中央要求,房地产投资还有可能保持平稳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部门一再要求各地保障房项目务必要在今年10月底全部开工,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部门千方百计在为各地解决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后顾之忧。财政部、住建部此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将今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国家发改委6月21日公布的《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则明确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
2011年中国经济硬着陆或许是个伪例题,但它也透露出了决策层对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要求,而大规模保障房建设的介入,至少扮演了两个重要角色:一方面,为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同时有助于完善住房市场的结构,平抑住房价格;另一方面,当商品房投资增幅趋于下降,保障房投资适时提速补位,将令GDP获得新的推动引擎,同时也使得对商品房住宅市场的调控得以持续。
保障房能堪大任?
1998年实行新的房改以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目共睹。正如2008年地产救市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一样,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坚定深入,不可避免地,将对经济增长起一定的反向作用。
回复该发言
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交通银行等中外资机构近期已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而上证指数在短短两个月内从3000点大跌至2600点,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累于此预期。
但我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并不意味着就是硬着陆的到来。事实上,绝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认为,2011年我国GDP实现8%的目标毫无悬念,达到9%也基本没有问题。果如是,硬着陆之说,就不无夸张。
保障房能堪大任?
1998年实行新的房改以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目共睹。正如2008年地产救市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一样,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坚定深入,不可避免地,将对经济增长起一定的反向作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5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737亿元,同比增长34.6%;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32932万平方米,同比仅增长9.1%,涨幅趋缓。从数据来看,房地产投资增幅依旧强劲,但认真分析房地产投资的结构,其中的“主力”或许已悄然改变,保障房项目异军突起,并逐渐成为增量主力。
据广东省统计局最新披露,该省今年前5个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01.85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080.65亿元、办公楼投资70.51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5.85亿元、其他投资224.85亿元,均实现超过15%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经济适用房投资14.11亿元,增长幅度高达91.5%,超过其他房地产类型投资增幅数倍。
广东的数据将日益显示其代表性。值得提出的是,今年前5个月,全国保障房开工率普遍不足30%,三季度将迎来开工高峰。可以肯定,今年剩下的6个月内,保障房投资在整个房地产投资的比例将持续上升。这样,2011年整体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幅度,从而使房地产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例不至于下滑过多,甚至,假如保障房开工率达到中央要求,房地产投资还有可能保持平稳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部门一再要求各地保障房项目务必要在今年10月底全部开工,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部门千方百计在为各地解决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后顾之忧。财政部、住建部此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将今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国家发改委6月21日公布的《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则明确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
2011年中国经济硬着陆或许是个伪例题,但它也透露出了决策层对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要求,而大规模保障房建设的介入,至少扮演了两个重要角色:一方面,为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同时有助于完善住房市场的结构,平抑住房价格;另一方面,当商品房投资增幅趋于下降,保障房投资适时提速补位,将令GDP获得新的推动引擎,同时也使得对商品房住宅市场的调控得以持续。
保障房能堪大任?
1998年实行新的房改以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目共睹。正如2008年地产救市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一样,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坚定深入,不可避免地,将对经济增长起一定的反向作用。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调控无碍GDP软着陆 保障房强力补位
lezhixianxl2011-06-23 00:54:27 发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5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737亿元,同比增长34.6%;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32932万平方米,同比仅增长9.1%,涨幅趋缓。从数据来看,房地产投资增幅依旧强劲,但认真分析房地产投资的结构,其中的“主力”或许已悄然改变,保障房项目异军突起,并逐渐成为增量主力。
据广东省统计局最新披露,该省今年前5个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01.85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080.65亿元、办公楼投资70.51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5.85亿元、其他投资224.85亿元,均实现超过15%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经济适用房投资14.11亿元,增长幅度高达91.5%,超过其他房地产类型投资增幅数倍。
广东的数据将日益显示其代表性。值得提出的是,今年前5个月,全国保障房开工率普遍不足30%,三季度将迎来开工高峰。可以肯定,今年剩下的6个月内,保障房投资在整个房地产投资的比例将持续上升。这样,2011年整体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幅度,从而使房地产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例不至于下滑过多,甚至,假如保障房开工率达到中央要求,房地产投资还有可能保持平稳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部门一再要求各地保障房项目务必要在今年10月底全部开工,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部门千方百计在为各地解决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后顾之忧。财政部、住建部此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将今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国家发改委6月21日公布的《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则明确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
2011年中国经济硬着陆或许是个伪例题,但它也透露出了决策层对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要求,而大规模保障房建设的介入,至少扮演了两个重要角色:一方面,为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同时有助于完善住房市场的结构,平抑住房价格;另一方面,当商品房投资增幅趋于下降,保障房投资适时提速补位,将令GDP获得新的推动引擎,同时也使得对商品房住宅市场的调控得以持续。
回复该发言
据广东省统计局最新披露,该省今年前5个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01.85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080.65亿元、办公楼投资70.51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5.85亿元、其他投资224.85亿元,均实现超过15%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经济适用房投资14.11亿元,增长幅度高达91.5%,超过其他房地产类型投资增幅数倍。
广东的数据将日益显示其代表性。值得提出的是,今年前5个月,全国保障房开工率普遍不足30%,三季度将迎来开工高峰。可以肯定,今年剩下的6个月内,保障房投资在整个房地产投资的比例将持续上升。这样,2011年整体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幅度,从而使房地产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例不至于下滑过多,甚至,假如保障房开工率达到中央要求,房地产投资还有可能保持平稳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部门一再要求各地保障房项目务必要在今年10月底全部开工,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部门千方百计在为各地解决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后顾之忧。财政部、住建部此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将今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国家发改委6月21日公布的《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则明确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
2011年中国经济硬着陆或许是个伪例题,但它也透露出了决策层对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要求,而大规模保障房建设的介入,至少扮演了两个重要角色:一方面,为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同时有助于完善住房市场的结构,平抑住房价格;另一方面,当商品房投资增幅趋于下降,保障房投资适时提速补位,将令GDP获得新的推动引擎,同时也使得对商品房住宅市场的调控得以持续。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