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翘尾和新涨价因素双双走强影响之下,6月份我国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预计6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份。这意味着,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极有可能将创下35个月以来新高。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坦承,下半年粮食价格仍将保持温和小幅上升的态势。由于猪肉价格涨幅大幅度低于生猪价格涨幅,近期价格连续走高的猪肉价格后期可能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但随着国家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发挥作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总水平将在可控区间运行。
6月翘尾或达全年最高值
今年前5个月,我国CPI持续高位运行,5月份同比涨幅达到5.5%,加上近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旱涝灾情,生猪价格持续攀升,各方对下半年价格走势的担忧加剧。
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22日就价格形势答记者问时指出,由于去年下半年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多,对今年的翘尾影响很大,这是今年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较高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今年前五个月的翘尾分别为3.7、2.6、3.2、3.1和3.2个百分点,占当月CPI同比涨幅的75.3%、52.6%、59.4%、58%和58%。
“预计6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份,这也是因为翘尾将比5月份增加0.5个百分点,达到3.7个百分点的全年最高值造成的。” 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指出。
新涨价因素可控
在翘尾因素走高之下,新涨价因素也有增无减,这让市场对CPI走高的担心有所增加。
商务部最近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6月13日至19日)重点监测的食品价格中,除了蔬菜外,其他监测品种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特别是肉类和水产品涨幅明显。其中,猪肉单周价格上涨4.8%,连续的上涨让猪肉价格已经达到2008年以来的高点。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食品价格的走势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CPI的运行,猪肉、鲜蛋和水产品已代替前期的鲜菜成为CPI最后“登顶”的推手,预计6月份CPI将达到峰值,同比涨幅在6%左右。
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指出,当前生猪价格同比涨幅很高,这是客观事实。但同比涨幅高,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猪价过低造成的。并且,当前生猪价格与2008年3月份的价格基本相当,是近年来的高点,但仍处于合理区间。从后期走势来看,生猪养殖效益的好转,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增加后期市场供应,进而有利于猪价稳定。
对于4月份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遭遇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影响的担心,发改委人士说,前段时间,发改委派出多个调研组到实地了解情况,从调查情况来看,近期的旱涝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有限,引发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今年以来,新涨价因素尽管也在增加,但由于反映新涨价影响的环比涨幅从1、2月份的1%、1.2%回落到-0.2%、0.1%和0.1%,趋势是收敛的。这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发改委人士指出。
稳物价措施效果显现
事实上,有关部门始终高度重视物价稳定问题,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又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指出,当前货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5月份人民币新增信贷5516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005亿元;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M2)增速回落至15.1%的合理水平。
回复该发言
稳物价措施初见成效 全年价格总水平可控
2 回复:稳物价措施初见成效 全年价格总水平可控
小不点972011-06-23 17:18:10 发表
另外,重要商品供应得到较好保障。蔬菜生产明显恢复,夏粮取得较好收成,通过组织补库和择机进口,国家粮食库存有所增加;加强了煤电油气运调节,实施有序用电措施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发展,用电用油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此外,物流成本有所降低。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对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用水、用电价格实施了优惠价格政策。正在开展公路收费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行为,将逐步降低偏高的物流费用。
这些措施都使得市场和价格秩序进一步好转。发改委价格司人士指出,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国际性的,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价格总水平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下半年由于翘尾因素快速回落,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CPI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
尽管前天晚间纽约油价小幅上扬,但仍未摆脱弱势格局,国内参考的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也仅小幅变化。业内预计,本月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可能性极小。
由于美元走弱,纽约市场原油价格21日微涨14美分,收于每桶93.4美元,涨幅为0.15%,伦敦油价则继续下跌,跌幅为0.66%,与纽约油价的价差进一步回落至17.55美元。总体上,国际油价近期呈弱势盘整格局,导致国内参考的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也持续维持在零附近。
“目前看来,本月内国内成品油不会出现政策调价。”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能对本报记者说。
金银岛的测算数据也显示,本月来看无论上调还是下调价格的条件都不能达成。而调价消息面的缺失已经影响到市场投机需求。
“目前,国内通胀形势依然严峻,而成品油市场近期缺乏重大利好支撑,柴油需求持续疲软,以致业内多数人士看空后市。从业者操作积极性较低,纷纷选择低库存运行;也有的寻求地炼油品或市场调和油品等低价资源。”王能说。
他表示,南方洪涝灾害对成品油市场抑制作用明显,北方农忙也陆续结束,使得农业用油对柴油需求的支撑作用减弱,预计短期内成品油市场平淡行情仍将延续。
金银岛市场分析师韩景媛也指出,6月份已过去三周,本该是旺季的汽柴油市场至今未能有所起色,一方面是受国内天气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外盘走势持续疲软使得市场心态持续低迷。预计这一局面短期内难有实质性逆转。
一段时间以来,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引发市场担忧。对此,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措施,将对降低水产品成本产生积极作用。预计后期水产品价格继续走高的空间不大。
商务部数据显示,6月13日至19日,夏季水产品运输、存储以及保鲜成本增加,8种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上涨1.2%,这已经是连续第七周上涨,其中大带鱼、小带鱼和鲤鱼分别上涨3%、2.2%和2%。
对此,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向宏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水产品价格上涨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出口量的增加,由于担忧日本核辐射对水产品造成污染,日本、韩国均加大了对中国水产品的进口。
第二是产量减少。近期长江中下游的旱灾和涝灾均可能对于一些水产品养殖产生影响。其中涝灾会造成水产品流失,“但目前损失程度尚不明朗。”
第三是养殖成本增加。今年以来,人口、鱼苗、饲料、运输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水产品的价格。
周向宏认为,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下半年水产品价格还有上涨空间。但近来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随着这些措施逐步发挥作用,水产品价格向上的空间也将受到抑制。
回复该发言
此外,物流成本有所降低。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对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用水、用电价格实施了优惠价格政策。正在开展公路收费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行为,将逐步降低偏高的物流费用。
这些措施都使得市场和价格秩序进一步好转。发改委价格司人士指出,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国际性的,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价格总水平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下半年由于翘尾因素快速回落,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CPI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
尽管前天晚间纽约油价小幅上扬,但仍未摆脱弱势格局,国内参考的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也仅小幅变化。业内预计,本月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可能性极小。
由于美元走弱,纽约市场原油价格21日微涨14美分,收于每桶93.4美元,涨幅为0.15%,伦敦油价则继续下跌,跌幅为0.66%,与纽约油价的价差进一步回落至17.55美元。总体上,国际油价近期呈弱势盘整格局,导致国内参考的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也持续维持在零附近。
“目前看来,本月内国内成品油不会出现政策调价。”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能对本报记者说。
金银岛的测算数据也显示,本月来看无论上调还是下调价格的条件都不能达成。而调价消息面的缺失已经影响到市场投机需求。
“目前,国内通胀形势依然严峻,而成品油市场近期缺乏重大利好支撑,柴油需求持续疲软,以致业内多数人士看空后市。从业者操作积极性较低,纷纷选择低库存运行;也有的寻求地炼油品或市场调和油品等低价资源。”王能说。
他表示,南方洪涝灾害对成品油市场抑制作用明显,北方农忙也陆续结束,使得农业用油对柴油需求的支撑作用减弱,预计短期内成品油市场平淡行情仍将延续。
金银岛市场分析师韩景媛也指出,6月份已过去三周,本该是旺季的汽柴油市场至今未能有所起色,一方面是受国内天气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外盘走势持续疲软使得市场心态持续低迷。预计这一局面短期内难有实质性逆转。
一段时间以来,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引发市场担忧。对此,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措施,将对降低水产品成本产生积极作用。预计后期水产品价格继续走高的空间不大。
商务部数据显示,6月13日至19日,夏季水产品运输、存储以及保鲜成本增加,8种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上涨1.2%,这已经是连续第七周上涨,其中大带鱼、小带鱼和鲤鱼分别上涨3%、2.2%和2%。
对此,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向宏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水产品价格上涨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出口量的增加,由于担忧日本核辐射对水产品造成污染,日本、韩国均加大了对中国水产品的进口。
第二是产量减少。近期长江中下游的旱灾和涝灾均可能对于一些水产品养殖产生影响。其中涝灾会造成水产品流失,“但目前损失程度尚不明朗。”
第三是养殖成本增加。今年以来,人口、鱼苗、饲料、运输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水产品的价格。
周向宏认为,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下半年水产品价格还有上涨空间。但近来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随着这些措施逐步发挥作用,水产品价格向上的空间也将受到抑制。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稳物价措施初见成效 全年价格总水平可控
小不点972011-06-23 17:18:10 发表
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交替使得粮食价格走高的担忧不断,不过,从有关部门调查情况和统计数据来看,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前一段时间,发改委派出多个调研组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了解情况,近期的旱涝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引发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上述负责人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严重旱情虽然推迟了少数水稻种植,但6月份以来的几次强降雨有效缓解了旱情,中稻的播种面积仍然是增加的,播种时间推迟以及近期南方局部涝灾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后期田间管理来弥补。
除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农业生产情况仍然良好。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北方冬麦区以晴为主,夏收工作进展顺利,小麦再获丰收已成定局;东北地区墒情好于往年,有利于春播和农作物苗期生长;西南、华南地区气象条件也接近常年,对当地农业生产较为有利。
从有关部门的粮食价格监测数据来看,目前也仍然看不出旱涝灾害大幅推高价格的迹象。记者查阅5月初以来国家统计局食品价格变动情况后发现,到6月10日为止,粳米价格较4月底仅上涨0.4%,富强粉上涨近0.8%,标准粉上涨近0.5%。商务部5月以来的监测数据也表明,大米、面粉上涨幅度十分小,大米较4月底上涨1.8%,面粉价格上涨1.6%。
“总的来看,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秋粮播种面积有所扩大,国家粮食储备充裕,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稳定是有基础的。”上述负责人称。
农业部近日调查也表明,我国粮食生产仍保持良好势头。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全国夏收小麦已收获3.17亿亩,收获进度已超过九成。农业部认为,夏粮增产已成定局,冬小麦将实现“八连增”。
根据农业部最新农情调查,农业部预计今年早稻面积同比增加100多万亩,主产区早稻正处于孕穗抽穗期,苗情长势好于去年。全国夏播进度略快于上年,预计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已播秋粮作物出苗整齐、长势正常。特别是东北地区近期气温回升较快,对秋粮作物生长发育十分有利,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为保持秋粮生产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粮食价格温和上涨的趋势还将继续。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由于农业人工成本上升较多,以及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质投入成本的上涨,粮食价格仍将保持温和小幅上升的态势。
回复该发言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前一段时间,发改委派出多个调研组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了解情况,近期的旱涝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引发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上述负责人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严重旱情虽然推迟了少数水稻种植,但6月份以来的几次强降雨有效缓解了旱情,中稻的播种面积仍然是增加的,播种时间推迟以及近期南方局部涝灾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后期田间管理来弥补。
除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农业生产情况仍然良好。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北方冬麦区以晴为主,夏收工作进展顺利,小麦再获丰收已成定局;东北地区墒情好于往年,有利于春播和农作物苗期生长;西南、华南地区气象条件也接近常年,对当地农业生产较为有利。
从有关部门的粮食价格监测数据来看,目前也仍然看不出旱涝灾害大幅推高价格的迹象。记者查阅5月初以来国家统计局食品价格变动情况后发现,到6月10日为止,粳米价格较4月底仅上涨0.4%,富强粉上涨近0.8%,标准粉上涨近0.5%。商务部5月以来的监测数据也表明,大米、面粉上涨幅度十分小,大米较4月底上涨1.8%,面粉价格上涨1.6%。
“总的来看,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秋粮播种面积有所扩大,国家粮食储备充裕,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稳定是有基础的。”上述负责人称。
农业部近日调查也表明,我国粮食生产仍保持良好势头。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全国夏收小麦已收获3.17亿亩,收获进度已超过九成。农业部认为,夏粮增产已成定局,冬小麦将实现“八连增”。
根据农业部最新农情调查,农业部预计今年早稻面积同比增加100多万亩,主产区早稻正处于孕穗抽穗期,苗情长势好于去年。全国夏播进度略快于上年,预计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已播秋粮作物出苗整齐、长势正常。特别是东北地区近期气温回升较快,对秋粮作物生长发育十分有利,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为保持秋粮生产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粮食价格温和上涨的趋势还将继续。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由于农业人工成本上升较多,以及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质投入成本的上涨,粮食价格仍将保持温和小幅上升的态势。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