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村和长春市儿童医院联合举行的"清汞行动"启动仪式
不小心打翻一只体温计,它究竟会对人体造成多大的危害?为了把危害降到最低,我们需要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生活中我们都在使用着哪些含有汞元素的用品?它们是否正在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这些问题曾让你感到困惑,现在你仍不能一一作答,那么,参与到"清汞行动"中吧,很快你就会找到答案。
多年来,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地球村)一直在从事汞污染的科普宣传工作,致力于提高公众对汞污染的防范意识和参与能力,减少汞污染危害。近日,通过和长春市儿童医院联合开展"清汞行动",地球村借助医疗机构逐步替换安全无汞的医疗替代品,在"清汞"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汞的危害有多大?
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接触到的含汞产品主要包括:水银体温计、水银血压计、补牙材料、荧光灯管、含汞电池、某些美白护肤用品和电子产品等,这其中体温计和血压计的用汞量占有很大比例。
一支含汞体温计一旦破碎,溢出的水银就会形成许多小珠,滚落在地并容易被土壤、衣物、地面缝隙所吸附,迅速蒸发到空气中。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无伤大雅;一些人会变得惶恐不安,认为这必将对人体产生极大伤害。
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汞在室内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又是多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主任尚琪指出:"一支含约1克汞的体温计打碎,外泄的汞全部蒸发后,可使一间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间室内空气汞的浓度达到22.2毫克/立方米,而我国规定的汞在室内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01毫克/立方米。"
那么,汞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尚琪说,"如果吸入了汞蒸气,汞很快就会通过肺进入体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汞会长期蓄积在大脑中,其健康损害很难治疗。"而对于怎样降低打碎体温计带来的汞伤害,他指出,首先要做的就是开窗通风,及时清理残留物质,在一定时间内远离房间。
"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汞污染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由于生活中小量的汞泄漏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急性中毒,往往也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实际上,这样的行为不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长期的影响,还将导致这些分散的汞最终聚集到河流、海洋中,危害环境。"地球村项目负责人姜超指出,防范汞污染,预防是关键。
民间组织持续开展汞污染防治宣传活动
早在2003年,国际上已经广为关注汞污染问题,但当时国内对汞的关注还很有限,尤其是针对公众的汞污染宣传几乎没有。为了减少汞污染带来的伤害,地球村开始积极介入。
"如何提高公众对汞污染的防范意识和参与能力,一直是地球村探索的问题。"地球村执行主任、行政总监栗力指出,地球村是国际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联盟(IPEN)在中国的协调中心,同时也是国际清汞工作组(EEB)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多年来,作为一家环保民间组织,地球村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
2003年,地球村在美国EPA的支持下,制作完成了中英文双语纪录片《地球上的汞》,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随后,在认识到国内公众对汞污染问题关注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地球村通过网站、电子简讯和学校、社区宣教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宣传汞污染及相关防护措施。同时在国内建立起首个民间组织化学品安全协作网络,目前网络成员组织已经达到50多家。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