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HSBC)于23日公布的6月份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为50.1,低于5月终值51.6,续创下2010年7月以来11个月最低水平。其中,投入价格指数增速为52.1,降至11个月来最低;产出指数亦进一步滑落至11个月最低水准。
业内人士表示,制造业PMI指数屡创新低,是中国紧缩政策效果的显现。目前,制造业领域的扩张几近停滞。
据报道,这次PMI预览数据样本采集自6月13-21日之间。而6月PMI终值将于7月1日发布。
往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回顾
今年1至6月,汇丰公布的制造业PMI指数初值与终值数据如下:
日期 汇丰制造业PMI初值 汇丰制造业PMI终值
2011年1月 54.5
2011年2月 51.551.7
2011年3月 52.5 51.8
2011年4月 51.8 51.8
2011年5月 51.1 51.6
屈宏斌曾表示,2011年1月制造业PMI较去年12月的数据稳步走升,在公布了优于预期的四季度经济增速后,强劲增长的支撑动力为政府专注于控制流动性和缓解通胀压力预留了空间。
2月份,汇丰制造业PMI指数从54.5下降至51.7,创7个月新低。业内人士指出,春节因素是导致PMI指数回落的原因之一。其次,1月CPI同比上涨4.9%,考虑到2季度翘尾因素表现强烈,国内通胀形势不容乐观。此外,2月份央行先后采用加息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调控手段,紧缩政策效果显现。
对于2月份的数值,汇丰曾表示,中国制造业的景气状况继续改善,但增速明显放慢,而放缓的增长有利于抑制通胀。
此后,3月和4月该指数微幅反弹,其终值均保持在51.8。而5月该指数初值降至10个月低位的51.1,随后其终值被调整到51.6。
屈宏斌称,汇丰5月PMI数据,反映了宏观调控政策及短期库存调整正在令需求降温。他认为,经济增长只是适度放缓而非大幅减速,因此无须担心政策超调。
紧缩货币政策或致中国经济“硬着陆”?
中国央行在本周一起用上调后新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1.5%的历史新高。这次调整是年内第六次上调存准率,亦是去年初以来第12次上调。
另一方面,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已经连续四次加息。本月21日,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上行9.61个基点至3.4019%,该利率的上涨直接推高市场的加息预期。
昨天央行宣布,将从今天起暂停公开市场央行票据发行。分析人士称,央票暂停发行主要是迫于短期流动性压力,加息预期陡然上升。
目前,多数机构预期6月份CPI还将创下新高,可能达到6.4-6.5%。如果6月加息预期落空,央行很有可能会在7月公布CPI数据前后加一次息。
业内人士表示,在第六次上调存准的当天,中国公布的5月CPI创34个月来新高至5.5%。受外需减弱、国内电力短缺、去库存等影响,5月工业增加值增幅下降,消费增速亦低于预期,表明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呈回落之势。
目前的情况,再度唤起了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将要“硬着陆”的担忧。
对此,屈宏斌表示,国内紧缩政策和外需疲软使国内需求降温,再加上去库存化的进程,令生产增速放缓。但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是没有根据的,至少当前制造业PMI还与13%的工业增速保持一致。而在需求放缓的背景下,通胀压力将在6月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降低。
汇丰制造业PMI介绍
由汇丰与Markit联合编制的预览数据基于PMI调查数据的先期分析制作而成,比同月的PMI最终数据提前约一周发布,并早于同类统计数据的公布时间。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