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公布了今年5月的产销数据快报,本是中汽协每月一次的例行公事,但华泰汽车5月的数据却一栏赫然写着“0”。经中汽协内部人士证实,由于华泰汽车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和公安部三方上报的汽车产销数据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问题明显,所以中汽协决定暂不再接受华泰汽车上报的产销数据,转而以0替代。
对此,中汽协助理秘书长朱一平表示,“华泰汽车违反统计法,我们已经对他们进行调查,并要求他们制定整改方案。但短期内处理意见无法出台,因为调查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是一直对车企保持着宽容态度的中汽协少有的严厉态度,此后甚至有消息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很可能取消华泰汽车的会员资格,此后华泰汽车销量不会出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年度销售数据表中。
可一向秉持着“难得煳涂”的中汽协,为何在此次脸色骤变,选择以华泰汽车以儆效尤?这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华泰汽车数据注水的比例偏高,还在于一直以汽车生产商高调自居的华泰汽车,更为看重的恐怕并非汽车主业,而是以其汽车业的名气变成一块致富的敲门砖。
30倍虚增触碰中汽协底线?
由于国内车企上报中汽协的数据并不以新车的上牌数据为依据,而是由企业自行上报,因而数据适时的掺水也成了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原总经理苏晖就表示,对于中国车市,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凡是3月、6月、9月、12月的汽车产销数据都是令人欣喜的,中国车市形成了一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态势,而连续两年获得“世界第一的产销大国”的称号下,数据背后就缺乏权威数据的支持。
有知情人士透露,让中汽协挥泪斩马谡的原因在于,华泰汽车此次数据虚增的幅度太过离谱,且存在持续虚报的情况。而据媒体报道称,在去年年底上市的华泰第一款轿车B11的上报数据甚至比实际销量高出30余倍。该报道显示,以2010年为例,华泰汽车全年的实际上牌数为15950辆,比2009年增加了1280辆;但华泰向中汽协上报的数据则是81435辆,净增了60000辆。而从2008年至今,华泰汽车的实际上牌数为4.5万辆,但其上报的销量数据却是18.3万辆,相差4倍有余。
另类车企:雷声大雨点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指出,尽管中国汽车市场此前两年迎来了一波井喷的行情,国内各车企也在这波高昂的市场行情中竟相扩产,但华泰汽车却走了一条异于他人的路线。
一方面,华泰汽车总是紧随汽车产业政策风向标的变化,在自主研发刚刚成为监管部门倡导的主流时,华泰汽车就将B11的研发提上日程;而在外界刚刚察觉到鼓励跨国并购的产业政策萌动时,华泰汽车就高调出现在与萨博的谈判中。
而另一方面,高调的华泰汽车却没并没有让外界看到其在汽车产业实质性的建树。上述分析师指出,由于此前华泰汽车报给中汽协的数据很可能是注水数据,因而眼下难以作为参考。但仅以日常的生活观察,华泰致力的一、二线城市中都很难见到华泰旗下的车型。
今年4月,其与萨博高调宣布订婚后,又以不为外界所知的原因闪电分手。然而无论合作的结果如何,华泰汽车却在这场交易中将其致力于汽车发展的印象又一次深入人心。
汽车与地产:究竟谁是幌子?
有熟悉华泰汽车的人士指出,华泰汽车此前一直高调的汽车业务,不仅难以看到实质性的进展,而且近年来,其汽车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但其地产业务及矿产业务却让其赚了个盆满钵满。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