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中报炒作季。只不过,在惨淡的市场中,今年的中报行情会否依然精彩?
从目前已经公布中报预增的个股来看,双环科技、山东海化等个股表现亮眼;但与此同时,预增幅度惊人的一部分个股,却反而受到市场冷遇。在其中,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中报炒作的逻辑,更加看重漂亮业绩背后的“含金量”,以及增长的超预期程度。与此同时,从景气度较高的行业入手,再寻找其中的龙头公司,或许也是一个选择投资标的的好方法。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共有近78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超七成公司预计业绩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增长,预示着今年的中报行情不会过于冷清。按照惯例,两千多家上市公司必须在7月和8月之间完成2011年中期业绩报告的披露工作。也就是说,在不到半个月之后,新一年的半年报大戏将拉开序幕。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在近780家发布中期业绩预报的公司中,近600家公司预计1~6月业绩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实际上,对于已经公布喜报的上市公司来说,并非所有业绩大涨的公司都幸运地受到资金的热捧。比如以14478.41%的预增幅摘取“中报预增王”桂冠的青海明胶,公告当日反而下跌2.5%,公告披露以来的跌幅也超过了11%。因此,面对庞大的预增股团体,如何精选出真正值得关注的公司就成了关键。其中,漂亮业绩的“含金量”和超预期的增长,值得特别关注。
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期间,业绩报告对于股价往往有直接的影响,而在报告期开始之初,这种影响尤为明显。在目前的环境下,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无疑成了公司股价的“试金石”,业绩好的公司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上涨可能。
上述策略分析师表示,所谓“含金量”,就是业绩增长与主业的相关度。一些公司业绩大涨源于财政补贴、出售资产和投资收益等因素,基本上都是“一锤子买卖”,并没有持续性,有些出售资产的行为甚至有“杀鸡取卵”之嫌,自然难以受到资金的青睐。相反,一些公司虽然增幅并不惊人,但却是因为产能扩张、主要产品价格上涨等与主业息息相关因素的推动,业绩增长显得后劲十足。此外,一部分公司虽然业绩增幅看似惊人,但主要得益于上年同期基数过低,因此并没有太大的真实价值。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