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教育的其他话题……

返回教育……


我收藏的爽吧……


广西柳州工人医院成功抢救县委干部获奖40万元

1 广西柳州工人医院成功抢救县委干部获奖40万元
虫族2011-06-26 17:31:17 发表


柳州日报消息 抢救英雄覃俊有功,昨日下午,今年第18次市委常委会议决定对市工人医院进行表彰和奖励。
今年3月8日,市工人医院接到了来自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要求转诊救治融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覃俊的电话,患者3月7日在该院接受治疗,因鼻腔大出血无法控制,必须立即转上一级医院抢救。在这场与死神的争夺战中,市工人医院第一时间成立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和救治工作专家小组,制定严谨科学的治疗方案,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
先后组织了10次院内会诊,4次区内外会诊,共有130人次专家参加了会诊,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务。目前,病情好转的覃俊已转入普通病房。
陈刚指出,在抢救覃俊同志的过程中,市工人医院配备最强的核心技术力量,最优秀的医护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救死扶伤精神,竭尽全力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务,应该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俊康表示,覃俊是在创先争优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市工人医院抢救成功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我们能把荣誉授予一个活着的英雄。
经过研究,市委常委会决定,对抢救覃俊作出重要贡献的市工人医院和相关人员予以通报表扬,并奖励市工人医院40万元。
市委副书记苏海棠,市委常委汪正荣、苏爱群、周惠峰、崔放明、杜伟、张虹、刘传林、李楚、刘健生、董旭辉出席会议。市领导胡锦朝、周卓新等列席会议。
灵秀山水展新姿


小浪底水库开闸放水现万马奔腾之势(摄影 张少虎)
济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山大河交相辉映,风光旖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黄河小浪底融小浪底水库、黄河三峡于一体,烟波浩渺,壮丽秀美,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五龙口群峰巍峨,沟壑幽深,猕猴顽皮,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九里沟山水逶迤相伴,危崖悬瀑,如诗如画,因茶仙卢仝在此著《茶谱》、吟《七碗茶歌》而名扬天下。


王屋山云海奇观
历史悠久的济源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8处。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济源流连驻足,挥毫泼墨,白居易盛赞“济源山水好”,清干隆帝称誉“名山胜迹”。济渎庙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之精华,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王屋山系道教名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被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宫观庙宇星罗棋布,自然景观雄伟壮丽,200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6年成功晋级世界地质公园。

 
王屋山上愚公雕像铭记愚公精神(摄影 张少虎)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广西柳州工人医院成功抢救县委干部获奖40万元
虫族2011-06-26 17:31:17 发表
未来5年,济源将深度挖掘王屋山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整体策划、包装、推介,集中打造王屋山旅游品牌,建设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带动五龙口、小浪底、黄河三峡、蟒河生态度假区、济渎庙、小沟背等景区发展,形成“云台山 王屋山 小浪底 龙门石窟”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建设与济源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相适应的星级酒店、快捷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力争把济源打造成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城乡一体利民生
济源市用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把1931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布局。以城乡一体化、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复合型城市组团和三个重点镇为核心的“1131”发展战略的提出,赋予济源城乡布局,产业布局全新发展内涵,是未来济源发展的宏伟蓝图。


宏伟的城市建设规划(张少虎 摄)
按照“1133”总体战略,济源正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复合组团、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紧密衔接、布局优化、统筹发展的四级现代城乡体系。中心城区建设以现代化宜居城市为目标,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组团建设以“产城融合、宜业宜居”为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集聚,推动与中心城区的融合。小城镇建设立足特色,搞好规划,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加快成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提升标准、用地集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吸引农村人口集中集聚,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生活(张少虎 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济源市实施了以 “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济源人”为主题的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工程,计划用4年时间,实现 “四个明显提高”,即实现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明显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全民的民主法制观念有明显提高,全民的卫生健康意识有明显提高。经过近3年的持续推进,济源市全民文明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了守住耕地红线,同时又不阻碍经济发展,济源提出了“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工业发展思路,在该市北部、南部山区确定了孔山和“五三一”两个工业集聚区,面积73平方公里。当地政府称,从2003年至今,该市先后拿出数亿元资金用于“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市已有10多家大型企业依次排列在孔山上,形成了一条长约二三十里的新型工业走廊。另外,该市对污染严重又不主动出城的企业,则予以关闭,对水泥、化工、冶金等污染严重的企业全部搬迁到了孔山工业集聚区。


产业聚集区吸引投资新增就业(张少虎 摄)
“工业出城、项目上山”工业发展模式已经让愚公故里济源市受益匪浅。据统计,几年来,该市工业项目建设共节约耕地1.2万余亩。其中,入住孔山工业集聚区的10多个企业,共占土地7977.5亩,但荒山未利用地就占了6517.34亩,其他为存量闲置土地及山坡地,至少节约用地近7000亩。随着一批企业被迁出城区和28个污染企业被关闭,该市空气质量也逐年变好。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广西柳州工人医院成功抢救县委干部获奖40万元
虫族2011-06-26 17:31:17 发表
“十二五”期间,济源工业经济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总量、质量、效益并重为中心努力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济源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为主战略,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大力弘扬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创业,着力改革开放,着力项目带动,着力产业提升,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


“雅气、秀气、灵气”的下冶小镇(张少虎 摄)
济源提出了“抓城市建设就是抓发展,用市场经济的观念经营城市,按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城市,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城市”的四种理念,实施“大建设、大改造、大见成效”三项措施,力求达到“大气、秀气、灵气”的建设目标。
正如济源市委书记赵素萍所说,济源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济源,一个充满生机的济源,一个改革开放的济源。带着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5000美元,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的宏伟目标,济源儿女正用新时代的愚公精神,走在书写新愚公传说的路上。
来源:中国日报网(记者 张少虎)编辑:孙迟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