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25日-26日在北京举行,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刘遵义在议题二:通胀趋势与对策上表示,从2006年、2007年初,到现在基本上差不多上升了一倍,80%到90%左右,这是很大幅度的上升。我们要治理中国的通货膨胀,就要针对这两个最主要的源头,尽量稳定农产品与房地产市场长期的供需,你不能平衡这个供需的话,价格是不可能控制的。
以下为刘遵义发言实录:
刘遵义:谢谢,曾培炎主席、各位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下面就会用中文发言,但是我会有双语的幻灯片,我之后也会把幻灯片向大家提供。一般性的通货膨胀预期是具有高度的自我实现性,一旦形成了长期高通货膨胀预期,政府就需要花很多的功夫去改变这种预期。经济体会面临长期滞胀的风险。
通货膨胀通常大家指的是商品通货膨胀,但资产通货膨胀也会引起商品通货膨胀,所以不能忽视。近期以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不断地攀升,主要是因为农产品,包括食品价格的上涨所导致的,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尽管在最近几个月来,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超过5%,但是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也就是从通货膨胀率中扣除了农产品及能源作用的变化之后,是比较低,大概在1.5%左右,这个图大家可以看得见,红颜色的是消费通货膨胀CPI,绿颜色的是农产品价格,你可以看到,农产品价格主要是在主导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下降。其他的商品很大时期是在负成长的。
今年五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率达到5.5%,但与上月比较,增长率只是0.1%,因为连同比增长率是一个滞后的指标,消费物价指数的连同比增长率到今年第四季,应当会有显著的放慢。大部分的消费物价指数,大概70%在2010年是应对食品价格的上升,主要是因为蔬菜,到今年,最近上涨是因为猪肉的上涨,猪肉大概也占65%,但是因为很多部门在中国也有产能过剩,比如说钢铁、水泥、玻璃,所以在近期,非农产品价格上升带来大幅上升的可能。但是有些通货膨胀是在资产价格方面,尤其是在房地产方面。
通胀在全世界看来都是不同的,对于新兴国家,比方说中国,中国对于通胀还是非常仔细地进行了管理。而在美国和欧洲情况是不一样的,在这些新兴市场,我们也面临着通胀的压力,因为有很多食品和商品价格的增长。同样,通胀也会产生很多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在这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面临这些问题,他们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应对通胀。我想从中国来说,中国的央行一直在提高利率,希望能够应对通胀的压力。
我们看这个图,房地产价格上升,从2006年、2007年初,到现在基本上差不多上升了一倍,80%到90%左右,这是很大幅度的上升。我们要治理中国的通货膨胀,就要针对这两个最主要的源头,尽量稳定农产品与房地产市场长期的供需,你不能平衡这个供需的话,价格是不可能控制的。
第二,是要防止短期物价上涨引起长期通货膨胀的上升。因为通货膨胀预期假如上升的话,它有很大的自我实现性。第三,要保护低收入户不扭曲市场功能,等一下有时间再讲。中国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已经不断在提高准确金率与利率,准确金率到21%,但是利率提升是中央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一个信号,但这样做,可能也会吸引更多的海外的热钱流入中国。但是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确金率是很有效地能降低总体的流动性。但是货币政策与价格管制是有它的局限。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