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军队被韩媒认为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图为6月8日,美韩联合军演中的韩国士兵。路透社
6月17日凌晨,韩国海军陆战队哨兵误将韩国韩亚航空公司客机识别为朝鲜军机,并以步枪连射了10多分钟,所幸客机在射程之外,并未造成任何损伤。
这起乌龙事件被曝光后,韩国上下一片哗然。一位韩国资深记者欲言又止地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这件事)不是单纯地由于训练不足而导致的。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期发生这种荒唐的事情?其中原因很复杂。”
一句“原因复杂”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军队的现实困境和多重矛盾。
士兵已成“惊弓之鸟”
韩国实行义务兵役制,现役军人达65万之众。尽管韩国社会传统上素有“不当兵不是真正男人”的观念,但越来越多的成年男子已视服兵役为浪费青春。尤其韩军中至今遗留有暴力陋习,更令不少年轻人想方设法逃避兵役。
而服役的士兵中,最艰苦莫过于去前线——即与朝鲜对峙的非军事区南侧一带。从兵种上看,又以海军陆战队最为艰苦。所以,如果既是陆战队士兵,又在前线服役,便是“苦上加苦”。这里的“苦”,不仅指训练环境艰苦,更指生命安全缺乏保障。
由于韩国至今未与朝鲜结束敌对状态,所以在前线服役可能随时面临危险。比如,来自朝鲜的突然袭击。因此,前线的韩国士兵需要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而去年“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前线官兵的紧张情绪进一步加剧。
按照韩媒的说法,去年3月,韩国“天安”号巡逻舰在乔桐岛北方几十公里之外的西海海域值勤,突然遭到来自船底的爆炸性袭击。“天安舰”瞬间被炸成两截沉没,舰上官兵有数十名殒命。8个月后,朝鲜称正在进行实弹演习的韩军有意挑衅,于是对同样位于西海的韩方延坪岛发动炮击。
这两次伤亡事件给韩军前线士兵上了活生生的战场课,哨兵们更是胆战心惊。本月17日的误射事件就发生在距离延坪岛不到50公里的乔桐岛上,天气晴朗时,岛上的韩军士兵用望远镜就能观察到朝方的动静。有舆论因此为韩军辩称,可能是由于精神和心理过于紧张,所以判断飞机种类时失误。
这种说法与最近一个月的半岛紧张局势有关。5月30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声称不再和韩方接触。6月1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再次罕见曝光南北秘密接触的内容,使朝韩关系进一步恶化。随后几天中,朝鲜在西海试射了新型地对空导弹KN-06;朝鲜总参谋部还发表声明,要求严惩韩国国防部长金宽镇,并威胁将进行全面的军事报复。于是,韩军预测朝鲜可能会发动新的挑衅,并下令全军保持高度警惕。
韩国内分析认为,在这种状态下值勤的哨兵,对任何可疑情形都会与朝鲜联系在一起。可以说,韩军前线士兵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忧虑的韩国媒体把韩军比作“懦弱的儿子”,甚至说,那些在物质条件丰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士兵们总会在南北之间紧张局势升级时,先打电话给妈妈或女朋友诉苦。
第四代武器,第二代的素质
无论是西北岛屿防卫司令部的成立,还是“先斩后奏”方针的确立,都是韩军在“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后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国防改革的一部分。韩国国防研究院此前曾称,虽然韩军在数量上比不上朝军,但在质量上具有10%的优势。研究院还称,如果将2.85万驻韩美军包括进来,韩军将具有压倒性优势。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军事力量不好如此单纯比较,如果朝鲜发动突然袭击,韩军仍然可能吃亏。而故障频出的军备力量也加重了人们对此的忧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