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今天表示,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67 109.51亿元,占62.62%;担保责任的23 369.74亿元,占21.80%;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16 695.66亿元,占15.58%。在这些债务余额中,有51.15%共计54 816.11亿元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和用于续建2008年以前开工项目的。
他还表示,从审计情况看,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加上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后债务率为70.45%,审计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性债务为弥补地方财力不足、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刘家义进一步指出,这个积极作用一是为应对危机和抗击自然灾害提供资金支持,在应对1998年和2008年的亚洲、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通过发行国债并转贷地方政府、代地方发行政府债券,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方式筹集资金,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各级政府筹措债务资金558亿元用于灾后重建,推动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实施,二是为推动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投入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13 753.12亿元,投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工业等领域4016.02亿元,三是为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打基础。在2010年底已支出的债务余额中,用于交通运输、市政等基础设施以及土地收储、能源建设69 675.72亿元,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有利于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后劲。
相关报道:
审计报告显示82个中央部门“小金库”达4.14亿
审计署:10城市2010年保障性住房用地未全面落实
审计署:发改委财政收支不合规问题资金达5.7亿
工商总局被查出不合规问题资金8451万元
审计署:违法案件主要是利用权力侵吞国有资产
审计署:发现580亿元银行贷款被违规发放和挪用
审计署:一些地方存在挤占挪用新农合资金问题
审计署:汶川灾后重建资金14.16亿元被挤占挪用
审计署审计长:重大项目在政策落实上存在问题
审计署审计长:一些中央部门预算执行不够到位
审计署审计长:国债发行管理不够严格
审计署审计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不够完善
刘家义: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借和管理存在问题
审计署审计长:一些国税部门审核管理不严格
审计署审计长向人大常委会报告2010审计情况实录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