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IBM公司成立100周年之际,凯文·凯利(Kevin Kelly)写了一篇关于企业寿命的有趣文章。他引用IBM在《纽约时报》第四版所投放的广告:
“我们祖父母所钦佩的企业几乎都已消失。美国1900年的前25强工业企业中,只有两家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仍然保持住了自己的地位。而1961年财富500强企业中的前25位中,现在只有6家仍然还处于前25强之列 ”
事实上,形势比IBM广告中描述的更为严峻。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换指数(Shift Index)显示,50年前,财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75年;现在,它们的平均寿命还不到15年;而如果再不采取什么措施,这一数字将减少至5年。
凯利继续援引《纽约时报》的广告(并着重强调):
“一个世纪以来的企业生命现象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要获得长期持久的影响力,必须进行长线管理。这似乎是我们所能分享的最简单的经验教训,不过,将其付诸实践是一项终身的工作。长线思维会影响领导方式的每个方面。而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安全、稳定和保守。它带来的回报很强大,但要获得这些回报,长线思维会强迫你面对一些基本问题:一个组织如何才能比创始人的寿命更长?”
长线思维并非投资大型的昂贵项目。
长线管理是什么意思?
在其文章中,凯利似乎将长线思维等同于投资大型的昂贵项目:
“长远打算是政府的职责。理想情况下,政府代表了当代及后代的利益。政府应该投资那些能够在今后几代人的时间里都能获得持续性回报的项目 如公路、自来水厂、图书馆和教育 美国刚刚关闭了自己为数不多的长期项目之一 航天飞机 美国政府似乎总在寻找任何可能的长期型大项目,但目的却是撤除对这个项目的资金资助。”
但是,投资大型且昂贵的长期项目并不一定是存活下来的最佳方式。造成巨大错误的可能性也随之而来,如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该计划试图以一套66颗卫星的系统建设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通信网络:虽然这项技术可行,但铱星计划没有吸引到足够的客户,并于1999年申请破产。
即使对于政府来说,在没有明确和可实现的目标的情况下,继续投资载人太空旅行,难道没有道理吗?很浪漫?对。带来荣耀?没错!贵吗?非常!是长期项目?当然!明智吗?不。
IBM存活下来的原因在于对客户的倾听
1993年,IBM濒临死亡,如果仔细观察它为何大难不死,就会发现,这和投资大型且昂贵的长期项目几乎没有关系。当时,IBM损失的钱比美国历史上任何一家企业所损失的金额都要多 单单1992年财政年就损失了81亿美元。这是因为,IBM的核心大型主机业务被个人计算机和客户端服务器的到来所打乱。IBM无法与规模较小且业务多元化程度较低的竞争对手匹敌。
时任IBM首席执行官的约翰·埃克斯(John Akers)决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将IBM拆分成为各种自治业务单位(如处理器、存储器、软件、服务、打印机),由于竞争对手更专注于某一市场、更灵活、成本结构较低,拆分后IBM能够更有效地同它们竞争。如果IBM继续遵循埃克斯的线路,那么恐怕就无法在今年庆祝自己成立100周年了。
当时情形完全不同。埃克斯被免除首席执行官职务后,IBM聘请郭士纳(Lou Gerstner)担任其首席执行官。这是自1914年以来,IBM首次从企业外部招募领导者。更令人称奇的是,郭士纳没有任何计算机背景。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