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高考的其他话题……

返回高考……


我收藏的爽吧……


说不尽的高考,道不尽的公平

1 说不尽的高考,道不尽的公平
li1371352011-07-15 04:08:02 发表


赵乃育/画
声音导读
高考(微博)刚刚结束,围绕着高考的“故事”却越来越多。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状元炒作又成热门。尽管教育部一再重申不要炒作高考“状元”,但各地“状元”依旧在第一时间被公布。
而与此同时,网上一个叫“反对高考加分联盟”的组织走红,截至目前已有数万人加入。从网络舆论看,广大考生和家长不怕努力拼搏,觉得辛苦点不算什么,怕的就是不公正。
无论人们如何诟病,高考终究还是目前人们能找到的最公平的升学形式,它关系着年轻学子们的前途,所以高考永远是一个常说常新,说也说不尽的话题。
“状元”不是炒的
多年来,教育部一直要求对“状元榜”进行冷处理,至少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叫停“炒状元”,高校也不得对新生成绩进行排名。重庆、江苏、海南等地教育部门也先后发布规定,禁止炒作“状元”。但事实证明,“炒状元”热度不减。
其实,大家都知道,“状元”也是凡人,高考“状元”未必就等于成功。但是,在高考仍作为单一评价体制的今天,万千学子依然要靠跳过高考这条“龙门”才可以赢得人生第一个门槛的机会时,“状元”便无形中具有了炒作噱头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不断以掐尖等手段在全国各地进行生源抢夺,也促使各地高中的热捧、企业的追逐以及媒体的跟风,学校、教辅机构、企业家纷纷捧起了“状元”的臭脚,并从中各取所需。
很显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叫停“炒状元”缺乏力度,并不能对相关利益方起到实质的约束作用。令人费解的是,教育部门却依如祥林嫂般不断地重申立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教育部门的公信力不断下降,“炒状元”之势愈演愈烈。
当此情势,要想给“状元热”降温,就不能光打雷不下雨,需要从源头上考虑,用更加务实的办法解决“炒状元”之风。一方面,需要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青年成长成才开辟更多的管道。另一方面,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破除名校情结,为高校自主招生创造有利环境。
此外,还需要对媒体“炒状元”设置一条红线,对参与“炒状元”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实施相应的惩戒等等。
广东 禹海君
“联盟”不能忽视
“反对高考加分联盟”截至目前已有数万人加入。数万人不是个小数目,但实际上,现实当中反对加分的人数要远大于此。毋庸讳言,高考加分在一些地方已经沦为一种非常不公平的制度,甚至有金钱、权力、腐败的渗入。近年来,高考加分中存在的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案例频频见诸报端,更是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这一制度的广泛质疑。如果说高考加分制度犹如过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程度,恐怕也不夸张。
考试并非选拔人才的最优制度,但还算得上是一种次优选择,最起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嘛。但高考加分的存在,却让这种最基本的公平也受到了冲击。所谓公平就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而高考加分则属于人为设置不同的起跑线,这样的制度很显然是不公平的。窃以为,当前最不愿意取消高考加分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人:一是手握加分审核权的“相关部门”;二是加分“产业链”中有利可图的那些链条;三是有权有钱的家庭,他们能够凭借强势地位为自己的子女谋取更多的加分机会和“超国民待遇”。很显然,上述这几种人都是不愿讲公平的,他们正是试图通过制造不公平来攫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说不尽的高考,道不尽的公平
li1371352011-07-15 04:08:02 发表
反高考加分联盟的出现有多重意义。首先,当然是引发全社会再次关注高考加分的问题,对此进行讨论、反思,以解决这一领域存在的诸多痼疾。同时,联盟的出现也是国人公民意识增强的体现——大家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越来越善于选择效果更好的方式来表达看法。一个人的声音是有限的,但一个“联盟”的声音却是谁都不能忽视的。相信在以后的诸多公共事务中,这种利用网络进行鼓与呼的方式还会出现。我支持反高考加分联盟,但我不看好他们的举动的实际效果。刚才说了,最不愿意取消加分的是有权有钱者,跟他们相比,“反对高考加分联盟”的成员显然是“弱势群体”。这使利益的博弈,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


2011高考系列策划
2011年高考进行时专题报道
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真题答案
2011年高考各地查分时间及网址
2011年高考各地高考状元报道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