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晓勇是2011届新闻专业硕士毕业生,目前正在一家媒体做视频实习编辑。虽然他已经实习一段时间,但对于自己能否顺利签约仍心里没底。他告诉记者,有好几位新闻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他一起实习,最终能够正式签约的却寥寥无几。
"前途未卜啊!再过几天,单位还要组织笔试和面试,可能又要’刷’下一些人。"晓勇的话语中透着无奈,"和一起实习的本科生比,我除了学历高之外,在其他方面的竞争优势很小,毕竟在研究生阶段所学知识一时半会儿还难有’用武之地’。用人单位不会因为你是研究生,就对你青睐有加,他们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就业的紧迫和前途的未知让晓勇倍感压力。
3年硕士苦读,文凭终于到手,但就业优势不大,竞争压力不小。这是很多硕士研究生找工作时的感受。"本以为,拿到硕士学历,就业时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现在来看,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一位文科类研究生无奈地说。
前景不容乐观 硕士生就业优势几何
日前,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近3年,在具有专科、本科、硕士或博士4种不同学历的被调查者中,硕士生的压力始终居高不下。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不少硕士研究生并没有太多优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对于工科专业而言,一些文科专业硕士生的就业前景更不乐观,除了少数名牌大学、名牌专业的硕士生在毕业之前就被对口用人单位"预订"之外,更多的硕士生将背负压力,"抢饭碗""求工作"。
文科专业硕士生小颜对记者说:"当初选择考研,就是为了3年后能找一份好工作。但是现在看来,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很多文科专业硕士生的就业前景远不如工科类应用型硕士生的前景乐观。相对于市场提供的工作岗位而言,文科硕士毕业生往往供大于求。同时,很多文科专业对口工作的可替代性强,相近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做,所以他们的就业压力更大。
传播学专业硕士生小宋告诉记者,我们专业的毕业生能进入新闻单位的凤毛麟角,想留在学院工作或去事业单位也很不容易。于是,更多人会选择考公务员。但如果想考公务员,当初本科毕业时就可以考,为什么还要多读3年硕士?
一些硕士研究生认为,自己掌握了比本科生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一定能找到比本科生更好的工作。他们对就业有着很高的期望,一心想找一份收入高、地位高、环境好的工作。但他们往往只是一厢情愿,并没有因此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于是,不愿放低身价和薪金要求的他们只好暂时待业。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小王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他说:"自己投入了3年的时间和精力,缴纳了高昂的学费,但找到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毕业生的好,这让我心里很不平衡。"有的企业表示愿意录用小王,但他不是嫌公司小,就是嫌待遇低。
小鑫是全国某知名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硕士毕业生。他本以为依靠名校名专业的优势,就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现实却让小鑫感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他到高校应聘大学教师职位,但高校要求具有博士学历;他到中学应聘英语教师职位,但人家觉得他学历高、能力强,肯定留不住,就婉言拒绝了。
记者在一些招聘会上发现,除部分企业对学历和专业技术有特殊要求外,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写明招聘本科生的,一般都不会考虑硕士生。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