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亚东。
南方都市报7月13日报道7月10日在广州举行的第11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把“年度合辑”这一奖项颁给了张亚东。他的获奖作品是一张被称为“新能量音乐计划No.1”的自选集,收录了十首张亚东亲自挑选并操刀的新人作品。
百忙中临时决定亲自来领奖的张亚东接受了南都专访,他反复强调这张合辑给了参与的新人们很大鼓励。聊及乐坛现状,这位在内地首屈一指的音乐人难掩悲观,甚至直言自己“一说就来气”。他透露,面对不尽如人意的乐坛大环境,他作出了将工作重心部分转移到影像制作上来的决定。“做电影对我来说是不同的体验,可以给我一种在红尘里的感觉。”
乐坛怪现状1新人缺乏创造力
南方都市报:你的作品被获颁年度合辑奖,这张合辑的初衷就是挖掘乐坛好声音,所以它能够得奖,你是不是有特别的感触?
张亚东:为他们高兴。现在新人非常少,我觉得应该给更多机会让他们拿奖。各大颁奖礼还是以主流明星为主,很少关注到新人领域。
南都:据说这张合辑当时在网上征集作品,一个月就收到3000首,最后只收录了10首,取舍上难吗?
张亚东:其实不会。现在国内少有成熟的新人歌手和乐队,而且有个大问题是新人缺乏创造力。好作品不够多,就没那么难选。
南都:在你看来,“好”的标准是什么?
张亚东:音乐很难有标准,最重要的是能透过音乐和歌词,能够感觉到作者的情绪、他要表达的东西。不过对我个人来说,还是有非常强烈的标准的,有的音乐我一听就马上觉得不要听了,因为不入耳,就像吃到难吃的食物一样。
南都: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张亚东:当下的年轻人接触比较广泛,通过互联网和盗版,和世界有比较多的沟通,有能够吸收的渠道。但对我来说,音乐要有不同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行),但基本上出来的人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乐坛怪现状2中国没有像样的分众
南都:作为歌手,怎样克服创造力薄弱的问题?
张亚东:首先要有自己的生活,并且愿意诚实地面对你的创作和生活,现在的大多数歌手因为对别人有太多欣赏,很快就给自己贴一个我是玩哪类音乐的标签,这样会丢掉很多属于自己的、真实的东西。
南都:你把这些新人选出来后,会有什么计划?发唱片还是演出?
张亚东:演出是个很好的方式,现在出专辑都是盗版。你可以做歌,但不一定要做实体唱片。我觉得先要让他感觉到他靠音乐可以生存,这样才能做得更好,演出可以提供生活上的保障。在任何一个国家,大明星都只有几位,所以不要把成功看得太重要,不要觉得我出了专辑、获了奖,就是大明星了。喜欢音乐就是做你该做的事情,也许只有两千个歌迷喜欢你,那你为这两千人做音乐就可以了,如果这两千人能够支持你的音乐事业,那你就可以生存。国外大多数情况都是这样的,譬如在英国,有那么多不是大明星的乐队依然活得很好,他们永远不会去参加格莱美,没关系,他们每个厂牌都有将近十万歌迷,这十万歌迷只买他们的唱片。
南都:大环境不同。在中国还是比较困难的。
张亚东:对,因为在中国没有那样的分众,大家都是谁红就去听谁,对自己不会有太多强烈的要求。大环境不太利于不同的声音发出来。我觉得华语音乐传媒奖能够给不是那么商业化的作品发奖,甚至领奖人不来都照发,这一点让我比较尊重。
乐坛怪现状3
没可能单靠音乐活下去
南都:外界风传你在帮王菲做新专辑,有这回事吗?
张亚东:完全没有这回事。她也没找过我。
南都:那你最近在忙什么?
张亚东:我最近在拍一部短片。一直在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