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探夏洛克》海报。
南方都市报7月11日报道如果你熟悉柯南道尔笔下的那位福尔摩斯,或者刚开始时你会对BBC打造的这位神探夏洛克感到有些陌生。
夏洛克生活在繁华的21世纪大都市,他爱用手机,拥有个人网站,他是个面色冷漠的青年,是个具有强烈英伦范儿的人,一丝不苟的大衣毛衣衬衣以及优雅的围巾,仿佛都在他身上挂上了“英国·伦敦”的标签。夏洛克目光敏锐热爱观察爱做实验,身手不凡,擅长推理,他随时可以根据一个人身上的蛛丝马迹判断此人的身份及过往的经历,每次推断都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令人叹为观止。原本他该是个人见人爱的良好公民,但事实上却截然相反,因为他的毛病也非常大,比如为人太过尖酸刻薄,比如掩饰不了的暴力倾向———如果没有案子给他破,他会无聊得拿起枪来枪击墙壁。
所以身为他的同房,须有足够强大的神经和忍耐力,除了要忍受他那尖酸到近乎无礼的语言羞辱,还得随时看到墙上的弹孔或桌上的骷髅头,在他打开冰箱时,甚至可以看到一颗新鲜的人头———这是夏洛克拿回家做研究用的。插播一下,夏洛克最亲密的异性朋友,除了贝克街221号那位体贴宽容的房东太太,就是一位女法医,而他对她好的唯一原因,估计也是因为她能够随时可以为他提供新鲜尸体做各种奇怪的科学试验,比如鞭尸什么的……
他的同房华生,是一位外表忠厚老实、性格坚毅的退伍军医。他在网上写博客记录夏洛克的破案经过,并不忘挤兑自己的同房洞悉一切,但却不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简单道理。作为第二男主角,他的作用就是每次在关键时刻负责救夏洛克的命……以及,负责制造“基”情澎湃的效果,用以满足千千万万名腐女观众强烈要求。
没错,这绝对是一部“基”情四射的片子,英国人卖腐天下无敌,所有配角都尽心尽力地在每个打酱油的场合,负责口头上将这两位男人调侃或调戏成一对同志,其台词目的性之直接明确,足以让之前扭扭捏捏地搞出一部《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美国人都目瞪口呆。
夏洛克到底和原版《福尔摩斯探案集》还剩多少关联?答案是:它的灵魂忠于柯南道尔爵士。
原著里该有的几个固定角色都在第一集里亮相,第一集就是《血字的研究》的现代版,天才的编剧通融读透了原著,能将古老剧情里的破案关键都化为现代感十足的密码,带来的效果令人惊叹。在细节里随时可让忠实粉丝们看到原著中某些故事的影子,如第三集中夏洛克为解释犯罪含义提到了橘核,让人想起原著中的《五个橘核》故事。再比如为夏洛克做线人的流浪女子,分明就是原著中那群帮福尔摩斯打听消息的流浪小孩们。原著中福尔摩斯吸毒,夏洛克不吸毒,但他贴尼古丁片在戒烟———这甚至造成他是瘾君子的假象。
BBC热门剧《神探夏洛克》(Sherlock)第一季的故事仅有三集,破案过程尚算精密,镜头的剪接和节奏也都掌控得非常流畅,配乐不俗。
如果柯南道尔还活着,生活在21世纪上半叶,他一定也会这么写。或者就是像我这样,为这位天才的编剧起立喝彩。剧中一连串的情节均与原著有着奇妙的共振感,人物与情节的铺展逻辑可以说相当忠实于原著,这种微妙的似曾相识感加上改编带来的恰到好处的新鲜,便足以让人拍手叫好。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