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主板市场欲涨还休不同,创业板7月以来一骑绝尘。自7月1日至7月14日,创业板指数已经累计上涨了10.27%。分析人士指出,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行情近期持续火爆,与当前不甚明朗的宏观环境,以及小盘股较充足的超跌反弹动能有关。但是,考虑到创业板整体估值仍然很高,加之市场风格转换随时可能发生,“300”潮起或难持久。
三原因引发创业板行情
在经历了200点的反弹后,沪综指、深成指等主板大盘指数7月暂失上涨动能。但在主板市场整固的时候,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行情明显活跃。昨日,创业板指数上涨2.16%,涨幅在主要市场指数中一骑绝尘。从个股表现看,昨日沪深股市有16只个股实现涨停,而其中的创业板股票就多达6只。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个股近期明显走强的原因有三:
其一,超跌反弹动能更加充足。统计显示,自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6月22日,创业板指数区间累计下跌了35.81%,而同期沪综指和深成指分别仅下跌了8.45%和9.53%。实际上,尽管7月份创业板指数持续上涨,但其距离年线(目前位置在1008.91点)仍有将近10%的距离,而无论是沪综指还是深成指,目前都已经跃上年线。
其二,估值与业绩预期下降幅度不成比例。一方面,在股价大幅下跌后,创业板的估值水平较去年年底已经明显降低(虽然绝对值仍然不低);但另一方面,创业板股票业绩预期的下调程度却小于估值的下降幅度。从中期业绩角度看,尽管目前披露业绩预告的创业板公司并不多,但主板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板上市公司较好的中报预期,无形中抑制了投资者下调创业板公司盈利预测的冲动。昨日,川大智胜、立讯精密以及银河电子三家中小板公司公布了2011年中报,业绩增速都比较乐观。
其三,市场环境再度偏向小盘风格。当前的市场环境与2010年有较多类似的地方:宏观经济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大幅滑落预期较低;市场流动性相对不是很充足,只能发动局部热点;投资者虽然对整体市场趋势没有把握,但不甘于保持观望。相似的环境造就相似的热点,小盘股再度上涨不算意外。
反弹行情或难持续
但是,在经过近半个月的上涨后,对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行情需要开始保持谨慎。毕竟,创业板估值目前仍然不低,股价隐含的业绩增速在宏观经济减速的背景下恐难兑现。此外,一旦三季度宏观经济走向趋于明朗,业绩增速不低、估值更具安全边际的蓝筹股很可能引导大小盘股出现风格转换。
首先,创业板估值仍然“高处不胜寒”。截至7月14日,全部A股的市盈率(TTM,下同)为17.04倍,中小企业板的整体市盈率为38.24倍,而创业板的市盈率则高达47.01倍。
其次,盈利预测下调迟早会发生。尽管整体市场中报业绩的积极预期缓解了创业板公司盈利预测下调的迫切性,但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创业板公司盈利一致预期所隐含的2011年业绩同比增速仍然高达60%以上。显然,在宏观经济周期向下,而中小型企业又普遍面临资金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需求不足的压力时,上述业绩增速在今年实现的可能性太低了。
最后,三季度风格转换随时可能发生。促成市场大小盘股风格转换的最根本动力,应该还是在于投资吸引力的差异。在估值方面,以目前小盘股的估值水平,显然不如大盘蓝筹股具备吸引力。因此,一旦未来创业板等小盘股盈利预测开始下调,而大盘蓝筹股业绩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则市场完全可能出现风格转换。分析人士认为,风格转换的契机,可能来自今年中期业绩的明朗化,也可能来自宏观经济三季度软着陆预期的兑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