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保障房投融资政策支持和模式实践高级研讨会
主办:中国房地产报
时间:2011年7月17日(上午)
地点:钓鱼台国宾馆
主持人 程北平: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中国保障房融资政策支持和模式实践高级研讨会现在开始!下面我介绍一下参加今天会议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中国房地产报总编辑时昶;中国房地产报社总经理单大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部长孟春;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张国伟处长;焦作市财政局局长申相臣;国际金融公司高级投资官员张蕾;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王文林主任;建设投资基金杨沁河经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主任刘微等。下面有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先生致词,大家欢迎。
贾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这个会议的主题是中国保障房的融资政策支持和模式实践,我感觉这个题目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中国现在在经济要完成现代化经济社会转轨,这几年我们实际的经济运行都在关注注房地产和调控,在这新政中间已经形成相对清晰的双轨统筹的调控模式,这就体现在温家宝总理和社会各界互动时候说的在房地产这个领域里面,保障房的事情总理管,商品房的事情总经理管,当然这需要有一个很好的顶层规划,在顶层规划一下双轮统筹,而保障房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尽责,通过顶层规划和具体的管理尽快的形成有效供给的重大事项,我们现在看到在今年国务院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按一千万套来组织施工,今后几年要形成3600万套的建设规模,这样保障房建设可以会比较快的形成有效供给,进入使用状态,这显然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全民小康过程当中给我们社会中间的低收入阶层提供了住有所居的条件。这个突出的现实意义也就带来了在重视的同时,必须研讨相关的融资的机制和相关的创新,这些融资机制,融资政策所需要的创新,我们实际上还应该有一个宽阔的通盘的视野,这个通盘在国际上面我们必须注意它的经验,因为中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间,我们要借鉴其他经济体的经验,我的印象很深刻,其他国家在这种保障房、低端住房的建设中间,他们是以比较前沿的所谓PPP概念来覆盖的,就是公私合作伙伴概念,看起来比较前沿,实际上中国并没有因为我们自己是后发的经济体,我们就离这样概念很遥远,不是这个情况。
我说宽阔的视野也要回到中国现实中要注意,在前些年各个方面,包括企业界人士已经积极介入了中国的PPP的实践,听起来是一个好象离我们有一定的距离的前沿概念,实际上在中国很多企业实践中间,他们已经跟政府部门,跟政府的资金支持形成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之下的互动。我们注意到这种实践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大地上是有强烈的创新型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中国的自己现代化过程中间,国情的土壤里面包括跟其他经济体共通的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土壤也存在着这样的必要性。我们又意识到在今年,到今后几年保障房建设里面它的融资政策支持离离不开像PPP这样概念之下一系列的实践上的创新,当然这个创新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初步经验。在这样的试点之下,有必要通过研究来把存在的一些争议,疑惑,一些需要进一步总结提升和做出前瞻性考虑的种种事情连在一起,我觉得就像我们研讨会在这方面有所促进。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