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M:更加年轻化
H&M前门大街店开业当天,狂热的粉丝冒雨排起了400米长队,限量版春装十分钟内抢购一空。H&M来了,而且连开两店,从此终结ZARA在北京被粉丝独宠的历史,大规模的前期广告推广和更低价位,与ZARA之前的低调开业形成明显反差。
少量、快速、平价的“快时尚”商业模式近年迅速崛起, H&M和Zara作为典范,更随着H&M的到位呈现短兵相接之势。业内人士看来,定位不同是二者竞争手法不同的根本原因。
一.价格
Zara:更受白领青睐
记者在Zara大悦城店看到,前来光顾的消费者年龄多在25岁以上,且以白领居多。店里陈设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更加符合知性女人的审美,一些具有时尚元素的职业装很受欢迎。基本款服装价格多在200至300元左右,不算便宜,设计感强一些的裙装和上衣则动辄500元以上,价位偏贵,但不少服装如新款单肩雪纺长裙则汲取了本季最流行元素,有让人眼前一亮之感,时尚感更胜一筹。
H&M:更加年轻化
店内货品街头感更强,更加年轻化,如苏格兰格子成为本季主推系列。设计简单的基本款居多,每件衣服都有多个尺码,即使同为身高165厘米,胸围也分很多种,十分人性化。其一大杀手锏当然是低价,服装标价多为99元、199元、299元,男装稍贵些。发卡、耳钉、手镯等配饰的价格则都在几十元。公关总监吴骦表示,H&M奉行的是以“最相宜的价格,提供时尚和品质”,这三个方面永远都是三位一体的。
点评:两者定位不同
H&M和Zara虽然背后的商业模式基本雷同,但H&M宣传平民和平价,他们针对的是没有严格年龄区隔的顾客群;Zara有一点个性时装化的概念,他们针对的是有一定年龄界定的客户群。除了低价外,H&M和Zara的营业员基本上不采取国内品牌紧跟式服务,都放任顾客在场内选择购物,显示出国际品牌尊重客户和对客户心理的充分把握特征。
二.设计
Zara:动脑筋的模仿
Zara是流行时尚的快速反应者。你会在这里看到很多大牌当季流行的款式,但价格不足其十分之一。Zara大悦城店值班店长对记者表示,Zara总部设计师团队会经常出席纽约、伦敦、巴黎、米兰、东京等时尚都市时装发布会,从中汲取顶级设计师理念。当然,这种模仿绝不等于抄袭,而是在吸取当季最流行的色彩、款式、花纹、材质基础上加入自己品牌的新鲜元素。往往时装周结束两个星期,普通人就能花不到50美元在Zara店铺买到含有Chanel本季流行色的雪纺长裙。
H&M:大牌设计师操刀
尽管宣扬“平价时尚”,但H&M总是邀请到大牌设计师操刀。从CHANEL时装总监卡尔-拉格菲尔德到川久保玲再到这季最新的马修-威廉姆森,设计师限量版平价服饰成为吸引大批拥趸的关键。吴骦告诉记者,前门大街店开店当天,马修-威廉姆森春季独家系列产品就在10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点评:对时尚的追求大过品质
H&M和Zara的目标消费群具备对时尚的高度敏感,口味变化非常快。它们采取的策略是在流行趋势刚刚出现的时候,准确识别并迅速推出相应的服装款式,把最好的创意最快的收为己用。这两个时尚品牌就是借奢侈品的设计力量,牺牲掉品质,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需求,目前衣服更新换代,牺牲掉的品质被忽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