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冷清清的佛山某陶瓷卖场 程飞摄
上半年前高后低
据黄芯红介绍,今年上半年佛山产区的陶瓷形势不太好,跟以往的平稳发展、前低后高不同,今年是呈前高后低、持续下滑的态势,尤其是4、5月份以后,形势愈加严峻。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少部分企业已经关停了生产线。在市场销量方面,各企业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不少企业反映今年压力很大,有企业下滑量甚至达到50%以上,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下滑10%—20%,一些原本不错的企业也发生了销量下滑的状况。但是也有少部分企业表现良好,例如宏宇。“今年的房产调控对于一二线城市影响较大,三四线城市则没有那么严重,早在前几年,宏宇就意识到三四线城市的巨大市场潜力,开始建设完善三四线城市的销售网络,到今年已经形成非常成熟的体系了,当然也有其他企业意识到了三四线城市的重要性,但建设渠道相对较晚,还不够完善,这也是宏宇在今年这么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的原因。”
“今年的发展情况跟我们年初的预测是差不多的。”黄芯红说,不仅佛山这样,各产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淄博、福建等产区也都呈前高后低的发展态势,出现了生产线停产情况。
尹虹介绍,今年6月份以来佛山产区的销量明显下滑,很多企业深感压力,产量较同期相比也呈下滑状态。受节能减排政策影响,山东正处于调整振兴的第三年(最后一年),淄博陶瓷年产量将由12亿平方米下降到7亿平方米,法库的生产线也没有开足,今年各地的产能释放并不彻底。但是总体来讲,佛山的情况还算平衡,因为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较强,相较于内地的产区压力会小一点。
政治、经济、国内外因素交织影响
对于今年的形势,黄芯红今年年初就做过分析,第一是因为中国的房地产调控,对商品房的调控力度加大,房价稳中有降,导致消费者都持观望态度,与房地产紧密相关的陶瓷行业首当其冲,不少企业反映今年的工程渠道走量很少,销量压力较大;第二是通货膨胀,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人工成本、物流运费相继上涨,原材料更是翻着番上涨,让本就陷入困境的企业苦不堪言;第三是国外自从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情况并不太好,美国的经济增长非常缓慢,债务危机也在逼近;第四是反倾销,近两年来,欧洲、泰国、韩国反倾销相继上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中国企业缓口气的时间都没有,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出口量;第五是人工成本上涨,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第六是国外政局动荡,例如北非、中东,影响了国内陶瓷的出口量。
尹虹除了从房地产市场、出口、通胀三方面进行分析,还从节能减排、产业转移、人均瓷砖量、建陶产能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说,2010年10月1日开始实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25464-2010《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仅执行主体(环保部门)明确,而且标准要求严格;由于产业转移,佛山建陶企业由300多家减少到62家(至2011年年底),同时全国新增了30多个陶瓷产业工业园。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