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帆
创富圆桌
圆桌嘉宾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帆
“有人觉得京派电商善于忽悠,但这或许是京派的思想比较有前瞻性,善于利用诸如媒体、名人、广告等资源来培养品牌。”
维西资本创始人兼CEO:桂鑫
“前几年华北电商界讨论的话题离不开如何获得VC的钱,而今年谈得更多的问题不是怎么融钱,而是怎么花钱。”
“要规模不要命”
南方都市报:中国的电商是一个怎样特质的版图,华北电商相对而言,“野蛮成长”的能力较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征?
桂鑫: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城市格局,呈现出以北京为核心的华北电商是“头号种子”,以杭州、上海为核心的华东电商稳健发展,以深圳、广州为核心的华南电商快速崛起,另外以成都、西安、重庆、长沙等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带为代表的后备力量协同、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相对其他地区,华北电商在综合商城与垂直平台上都称得上是“大哥大”。具体从平台数量与交易规模、产品构成、创始人的背景、融资规模级别、媒体曝光度等方面均高华东、华南电商一筹。这主要与电商起步早、网购消费群体成熟、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电子商务配套相对领先等因素有关。
以被众多媒体与同行冠以“野蛮成长”、“要规模不要命”的京东商城为例,创始人有10余年的传统零售贸易经历,产品门类逐步把触角伸向了图书和奢侈品的领域,今年C轮融资更是创下了私募之最,规模超过多数公募,它的“价格战”策略一直被各大媒体高度关注,而且于当当网微博上更是不惜口水,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式博眼球。
王帆:京派电商有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即便一个小规模购物网站部门架构上也很齐备,服务范围一定是覆盖全国。华东、华南的电商分别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供货商资源十分深厚,市场一般也从家门口的特色开始做起。北京没有这些资源,但身处首都,创业者的思维和其他两地不同,他们的选品大多偏于常规品种,即这些品类是能适用于全国市场的,其市场布局全国,从一开始就喜欢树品牌。
当然,北京对于电商们来说,的确也是一个利于树立全国品牌的地方。比如很多企业在其他地方萌芽,一旦做大了规模并希望走向全国市场,都把总部搬到了北京,这里是一个品牌俯冲全国的高点。
北京是国内的科研中心,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总数和密度在全国排名第一,智力资源极其丰富,劳动力素质非常优异。就技术而言,北京电商在技术,营销等领域的人才优势确实比较明显,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多样化发展,供应链、品牌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凸显,而这方面北京并不具备优势。
强劲吸金力
南都:有人说京派电商很会“忽悠”,能把风投的钱很快装进来,同时它们花钱也很大胆,比如砸广告、价格战等,舍得“烧钱”。京派电商们的行事作风真是这样么?
王帆:讲故事的能力、对外的高调,京派确实是比较容易“忽悠”到钱,但“忽悠”不是核心竞争力,何况风投们不是傻瓜,看的还是背后的实力。有人觉得是“忽悠”,但这或许是京派的思想比较有前瞻性,善于利用诸如媒体、名人、广告等资源来培养品牌。
在风投方面,北京聚集着国内外众多风投机构,这里的创业者也能接触到来自世界的风投,圈子氛围比较好。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