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还珠格格》中由酷似赵薇的李晟出演小燕子。
华商网-华商报7月18日报道 前晚,新版电视剧《还珠格格》首播。13年前,为了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可以看到《还珠格格》而想尽办法的观众,“有意识”地对新版进行了围观,虽然骂声一片,但也为“还珠”首播的高收视贡献了力量。而从1998年《还珠格格》面世到今天新“还珠”再生,这只“小燕子”经住了时间和收视的考验。那么,是什么赋予了她这般的魔力和生命力?
收视魔力
高收视率难突破
魔力现象:1998年,《还珠格格》在地方台播出,没有上百万的宣传推广,没有大红大紫的明星,除了琼瑶阿姨这个招牌外,没有其他特别之处。可它就轰动了,红透大江南北。
据统计,《还珠格格》全国平均收视率超过47%,《还珠格格Ⅱ》全国平均收视率高达54%!是迄今为止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之后每年寒暑假,总有电视台在重播《还珠格格》,收视率也总会居高不下。而新“还珠”从开拍就一直是焦点,且收获板砖无数。但在13年后的今天,能收获板砖就已经是胜利了。
魔力解析:记者昨日采访了制片人杨志鹏,他分析称,《还珠格格》能创造收视魔力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现在看《还珠格格》,其创作不见得优秀,剧情从第二部开始有注水,但都不影响它的高收视率。当时观众接触的古装轻喜剧比较少,但这比历史正剧更适合中国观众的口味;其次,这是琼瑶对自己的一个突破,之前的琼瑶剧都是苦情戏,但《还珠格格》虽然也有大量爱情元素,但整体是轻松的,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喜欢;最后也是因为当时相同类型的剧比较少,放到现在播,肯定不会有同样的效果。”
口碑魔力
80后观众集体入戏
魔力现象:网友“D、tor”心中,“还珠”是无法超越的:“十几年前,哭过、笑过、愤怒过、感动过,每天头等的大事就是准时守着电视等‘还珠’,每天谈论最多的永远是‘还珠’,不知有多少人是伴着‘还珠’长大和老去的。”“小燕子”是80后少年时期的集体记忆,网友“北极熊和企鹅故事”留言称:“那时,发小对我说如果能娶到紫薇就此生无罕了。不知有多少人背会了‘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还珠格格》时代,观众是多么的入戏啊!”
魔力解析:《还珠格格》播出后,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一部电视剧的内涵。剧评人金望月称:“小燕子在宫里与世俗斗、与规矩斗、与权威斗、与学究斗,她争自由、争空间、争上游,与当时正在成长的80后有某种精神契合。”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燕子”其实是当时年轻人自我想象的一个重要折射:“《还珠格格》虽然是古装剧,但却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折射,小燕子嘲讽传统文化,但也尊重传统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她是年轻观众自我想象的一个重要折射。”
而在之后的多次重播中,已经长大的80后,依然会看着“小燕子”傻笑,让很多家长认为“小燕子”的影响太大,对此张颐武并不认同:“不是说这部电视剧培养了80后观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而是这部剧刚好符合、顺应了他们的想法,是让80后的文化得到了充分展现。”
造星魔力
本土偶像初诞生
魔力现象:在《还珠格格》之前,观众们追的是香港的四大天王、台湾的小虎队。《还珠格格》之后,内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荧屏偶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