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其他话题……
Facebook会让我们找不到工作?
1 Facebook会让我们找不到工作?
asd90991392011-07-19 19:49:23 发表
甫成立一年的Social Intelligence公司(SIC)是产值达30亿美元的雇员背景调查行业新丁。SIC通过挖掘社交媒体网站上的信息而非利用犯罪和信用记录来获取求职者的负面材料。今年6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这家位于加州圣巴巴拉的公司展开了一次调查,裁定该公司的做法符合《公平信用报告法案》(FCRA)的规定,SIC可以任意使用公开可得的信息。这会是雇主们招聘的有力工具吗?还是针对雇员不检行为的侦查工具?
@KASHMIR HILL(本文作者):
你在网络上的言行现在成了求职简历后的附言,如果SIC的做法让你感到害怕,你该想想大部分雇主在做出聘用决定前,已经在检查求职者的Facebook页面和Google历史记录了。SIC声称,如果雇主们在浏览Facebook页面时看到求职者的种族、宗教、性取向、健康状况或家庭状况等信息,他们会容易受到歧视方面的指控。SIC不会将这些信息透露给客户,但其采用的技术 通过已知的电邮地址找出社交网站上的匿名帐户 能够比一次简单的Google搜索挖出更多的料。
我们查看了SIC为其客户制作的一些调查报告,其中包括:一位求职者在交友网站上传了一张展示多种枪械和一把剑的图片;另一位求职者被认定为种族主义分子,因为他在Facebook上参加了一个名为“我不需要 按1选英语 ,既然这里是美国,就该学英语”的小组;还有一位求职者被标注为潜在的瘾君子,因为他参与了推动大麻合法化的活动。实际上,这可能对那些在社交网站上存在污点的求职者有好处,因为根据《公平信用报告法案》的要求,如果雇主们基于网络上的信息采取了不利于求职者的行动,SIC就必须确保其客户将这些信息告知给求职者。接着,求职者就可以将这些网络痕迹清除,删除掉那些让自己看起来像是暴力枪手的照片,从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群组中退出。
@GEEKARTIST:
这真是个坏主意。我认识的绝大多数人没有滥用药物,但却支持大麻合法化。我还认识一些拥有很多枪和剑的人,而他们并不是暴力分子,只是业余爱好。SIC能让雇主做到的,是不再根据他们存在错误假设和偏见的个人看法去决定是否聘用员工。
从好的方面讲,这意味着很多人不用再在自己并不适应的工作环境中苦苦捱日。另一方面,老板的挑三拣四是大多数人承受不了的,他们只好在工作时戴上一副面具,而把兴趣爱好放到工作之外,而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
@STOCKTURD:
这太疯狂了,又有一个机构将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获利而我们什么回报也没有,那是“信用局”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我在网上发布的每个帖子 无论在哪里、是什么 我都把它当做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东西来对待。我的工作要求自己在社群里维持一个好名声 我可不打算因为发布在网上的一些愚蠢信息而毁了它。
匿名用户:
SIC的那些聪明人是怎样确认他们找到的“张某某”就是正确的调查对象?任何人都能以某个人的名义注册Facebook、LinkedIn、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帐户,并在极短时间内毁掉这个人的声誉。任何从事这类背景信息调查的公司都应该受到抵制,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严重侵犯。
@DJVANDERHOEVEN:
我要抵制这种做法的泛滥,不过我对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太大意见。这跟雇佣私人侦探进行背景调查差不多,当然因为它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完成,费用要少得多。
回复该发言
甫成立一年的Social Intelligence公司(SIC)是产值达30亿美元的雇员背景调查行业新丁。SIC通过挖掘社交媒体网站上的信息而非利用犯罪和信用记录来获取求职者的负面材料。今年6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这家位于加州圣巴巴拉的公司展开了一次调查,裁定该公司的做法符合《公平信用报告法案》(FCRA)的规定,SIC可以任意使用公开可得的信息。这会是雇主们招聘的有力工具吗?还是针对雇员不检行为的侦查工具?
@KASHMIR HILL(本文作者):
你在网络上的言行现在成了求职简历后的附言,如果SIC的做法让你感到害怕,你该想想大部分雇主在做出聘用决定前,已经在检查求职者的Facebook页面和Google历史记录了。SIC声称,如果雇主们在浏览Facebook页面时看到求职者的种族、宗教、性取向、健康状况或家庭状况等信息,他们会容易受到歧视方面的指控。SIC不会将这些信息透露给客户,但其采用的技术 通过已知的电邮地址找出社交网站上的匿名帐户 能够比一次简单的Google搜索挖出更多的料。
我们查看了SIC为其客户制作的一些调查报告,其中包括:一位求职者在交友网站上传了一张展示多种枪械和一把剑的图片;另一位求职者被认定为种族主义分子,因为他在Facebook上参加了一个名为“我不需要 按1选英语 ,既然这里是美国,就该学英语”的小组;还有一位求职者被标注为潜在的瘾君子,因为他参与了推动大麻合法化的活动。实际上,这可能对那些在社交网站上存在污点的求职者有好处,因为根据《公平信用报告法案》的要求,如果雇主们基于网络上的信息采取了不利于求职者的行动,SIC就必须确保其客户将这些信息告知给求职者。接着,求职者就可以将这些网络痕迹清除,删除掉那些让自己看起来像是暴力枪手的照片,从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群组中退出。
@GEEKARTIST:
这真是个坏主意。我认识的绝大多数人没有滥用药物,但却支持大麻合法化。我还认识一些拥有很多枪和剑的人,而他们并不是暴力分子,只是业余爱好。SIC能让雇主做到的,是不再根据他们存在错误假设和偏见的个人看法去决定是否聘用员工。
从好的方面讲,这意味着很多人不用再在自己并不适应的工作环境中苦苦捱日。另一方面,老板的挑三拣四是大多数人承受不了的,他们只好在工作时戴上一副面具,而把兴趣爱好放到工作之外,而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
@STOCKTURD:
这太疯狂了,又有一个机构将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获利而我们什么回报也没有,那是“信用局”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我在网上发布的每个帖子 无论在哪里、是什么 我都把它当做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东西来对待。我的工作要求自己在社群里维持一个好名声 我可不打算因为发布在网上的一些愚蠢信息而毁了它。
匿名用户:
SIC的那些聪明人是怎样确认他们找到的“张某某”就是正确的调查对象?任何人都能以某个人的名义注册Facebook、LinkedIn、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帐户,并在极短时间内毁掉这个人的声誉。任何从事这类背景信息调查的公司都应该受到抵制,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严重侵犯。
@DJVANDERHOEVEN:
我要抵制这种做法的泛滥,不过我对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太大意见。这跟雇佣私人侦探进行背景调查差不多,当然因为它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完成,费用要少得多。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Facebook会让我们找不到工作?
asd90991392011-07-19 19:49:23 发表
至于说调查对象会出现混淆,这确实对你所能找到并报告的内容造成了限制 但如果雇主提供了求职者的姓名、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和住址,我大概就能确认自己找到的就是正确的对象。
另外,如果那些公司老是找错人,这种调查模式势必失败,公司也只得关门大吉。企业将会意识到它们的调查结果不可信赖,求职者们的投诉也会将其淹没。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它们将某个只想说英语的人称作种族主义分子,这样的人也许可以贴上亲英分子或民族优越论者(其实这样说已经有点过分了)的标签,但完全没有理由称之为种族主义。
@PLUCASH:
没有一家公司会承认,某个求职者是因为一份“报告”中的闲言碎语而失败的,它们只会说找到了更好的人选,并在其他方面证明这一点。
@JRANDOM:
如果人们对自己在Facebook上塑造的不良形象如此在意,或许他们不应该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发布在网上。
@JOMAMA:
这里的问题是,谁来决定什么是“坏的”形象。另外,雇主根据员工下班之后的表现来搞区别对待,这是不对的。例子呢?比如你知道一个人属于某个政治派别,但通过Facebook却发现这位员工还持有不同的政见。
@SCOTTAH:
虽然我看到性取向和宗教信仰这些信息是受到保护的,但却未见政治派别在此之列。如果雇员们因为担心自己的工作前景而违心地去支持某些政策,这似乎有点政治压迫的意味。
@MONICAORITIPERCIVAL:
当每个人的生活都被置于显微镜下的时候,那么没有人能够拥有生活。
@JESSE THOMAS(《福布斯》撰稿人):
这样的调查机构迫使人们对自己发布在社交网站的内容负起责任。随着我们跟社交媒体进行的互动越来越多,求职者们应该将它与个人信息参考资料划上等号。谁能更好地描述我们的个性?是和他人及群体之间的人际互动,还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个人形象?
@COYDIVISION:
那么,我们只要将个人资料的查看权限设置为唯有朋友可见就行了?还是在背景调查结束前都不能停用帐户?这种调查服务迟早会完蛋。
@MICHAELG144:
两百年后,使用Facebook及类似的网站将会被看成“社交自杀”(social suicide) 除了美国人,谁会不管个人信息违不违法统统晒出来给人看呢
从好的方面讲,这意味着很多人不用再在自己并不适应的工作环境中苦苦捱日。另一方面,老板的挑三拣四是大多数人承受不了的,他们只好在工作时戴上一副面具,而把兴趣爱好放到工作之外,而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
@STOCKTURD:
这太疯狂了,又有一个机构将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获利而我们什么回报也没有,那是“信用局”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我在网上发布的每个帖子 无论在哪里、是什么 我都把它当做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东西来对待。我的工作要求自己在社群里维持一个好名声 我可不打算因为发布在网上的一些愚蠢信息而毁了它。
匿名用户:
SIC的那些聪明人是怎样确认他们找到的“张某某”就是正确的调查对象?任何人都能以某个人的名义注册Facebook、LinkedIn、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帐户,并在极短时间内毁掉这个人的声誉。任何从事这类背景信息调查的公司都应该受到抵制,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严重侵犯。
@DJVANDERHOEVEN:
我要抵制这种做法的泛滥,不过我对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太大意见。这跟雇佣私人侦探进行背景调查差不多,当然因为它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完成,费用要少得多。
回复该发言
另外,如果那些公司老是找错人,这种调查模式势必失败,公司也只得关门大吉。企业将会意识到它们的调查结果不可信赖,求职者们的投诉也会将其淹没。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它们将某个只想说英语的人称作种族主义分子,这样的人也许可以贴上亲英分子或民族优越论者(其实这样说已经有点过分了)的标签,但完全没有理由称之为种族主义。
@PLUCASH:
没有一家公司会承认,某个求职者是因为一份“报告”中的闲言碎语而失败的,它们只会说找到了更好的人选,并在其他方面证明这一点。
@JRANDOM:
如果人们对自己在Facebook上塑造的不良形象如此在意,或许他们不应该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发布在网上。
@JOMAMA:
这里的问题是,谁来决定什么是“坏的”形象。另外,雇主根据员工下班之后的表现来搞区别对待,这是不对的。例子呢?比如你知道一个人属于某个政治派别,但通过Facebook却发现这位员工还持有不同的政见。
@SCOTTAH:
虽然我看到性取向和宗教信仰这些信息是受到保护的,但却未见政治派别在此之列。如果雇员们因为担心自己的工作前景而违心地去支持某些政策,这似乎有点政治压迫的意味。
@MONICAORITIPERCIVAL:
当每个人的生活都被置于显微镜下的时候,那么没有人能够拥有生活。
@JESSE THOMAS(《福布斯》撰稿人):
这样的调查机构迫使人们对自己发布在社交网站的内容负起责任。随着我们跟社交媒体进行的互动越来越多,求职者们应该将它与个人信息参考资料划上等号。谁能更好地描述我们的个性?是和他人及群体之间的人际互动,还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个人形象?
@COYDIVISION:
那么,我们只要将个人资料的查看权限设置为唯有朋友可见就行了?还是在背景调查结束前都不能停用帐户?这种调查服务迟早会完蛋。
@MICHAELG144:
两百年后,使用Facebook及类似的网站将会被看成“社交自杀”(social suicide) 除了美国人,谁会不管个人信息违不违法统统晒出来给人看呢
从好的方面讲,这意味着很多人不用再在自己并不适应的工作环境中苦苦捱日。另一方面,老板的挑三拣四是大多数人承受不了的,他们只好在工作时戴上一副面具,而把兴趣爱好放到工作之外,而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
@STOCKTURD:
这太疯狂了,又有一个机构将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获利而我们什么回报也没有,那是“信用局”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我在网上发布的每个帖子 无论在哪里、是什么 我都把它当做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东西来对待。我的工作要求自己在社群里维持一个好名声 我可不打算因为发布在网上的一些愚蠢信息而毁了它。
匿名用户:
SIC的那些聪明人是怎样确认他们找到的“张某某”就是正确的调查对象?任何人都能以某个人的名义注册Facebook、LinkedIn、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帐户,并在极短时间内毁掉这个人的声誉。任何从事这类背景信息调查的公司都应该受到抵制,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严重侵犯。
@DJVANDERHOEVEN:
我要抵制这种做法的泛滥,不过我对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太大意见。这跟雇佣私人侦探进行背景调查差不多,当然因为它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完成,费用要少得多。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Facebook会让我们找不到工作?
asd90991392011-07-19 19:49:23 发表
至于说调查对象会出现混淆,这确实对你所能找到并报告的内容造成了限制 但如果雇主提供了求职者的姓名、电话号码、电邮地址和住址,我大概就能确认自己找到的就是正确的对象。
另外,如果那些公司老是找错人,这种调查模式势必失败,公司也只得关门大吉。企业将会意识到它们的调查结果不可信赖,求职者们的投诉也会将其淹没。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它们将某个只想说英语的人称作种族主义分子,这样的人也许可以贴上亲英分子或民族优越论者(其实这样说已经有点过分了)的标签,但完全没有理由称之为种族主义。
@PLUCASH:
没有一家公司会承认,某个求职者是因为一份“报告”中的闲言碎语而失败的,它们只会说找到了更好的人选,并在其他方面证明这一点。
@JRANDOM:
如果人们对自己在Facebook上塑造的不良形象如此在意,或许他们不应该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发布在网上。
@JOMAMA:
这里的问题是,谁来决定什么是“坏的”形象。另外,雇主根据员工下班之后的表现来搞区别对待,这是不对的。例子呢?比如你知道一个人属于某个政治派别,但通过Facebook却发现这位员工还持有不同的政见。
@SCOTTAH:
虽然我看到性取向和宗教信仰这些信息是受到保护的,但却未见政治派别在此之列。如果雇员们因为担心自己的工作前景而违心地去支持某些政策,这似乎有点政治压迫的意味。
@MONICAORITIPERCIVAL:
当每个人的生活都被置于显微镜下的时候,那么没有人能够拥有生活。
@JESSE THOMAS(《福布斯》撰稿人):
这样的调查机构迫使人们对自己发布在社交网站的内容负起责任。随着我们跟社交媒体进行的互动越来越多,求职者们应该将它与个人信息参考资料划上等号。谁能更好地描述我们的个性?是和他人及群体之间的人际互动,还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个人形象?
@COYDIVISION:
那么,我们只要将个人资料的查看权限设置为唯有朋友可见就行了?还是在背景调查结束前都不能停用帐户?这种调查服务迟早会完蛋。
@MICHAELG144:
两百年后,使用Facebook及类似的网站将会被看成“社交自杀”(social suicide) 除了美国人,谁会不管个人信息违不违法统统晒出来给人看呢
双语阅读: Will Facebook Destroy Your Job Search?
译 何无鱼
回复该发言
另外,如果那些公司老是找错人,这种调查模式势必失败,公司也只得关门大吉。企业将会意识到它们的调查结果不可信赖,求职者们的投诉也会将其淹没。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它们将某个只想说英语的人称作种族主义分子,这样的人也许可以贴上亲英分子或民族优越论者(其实这样说已经有点过分了)的标签,但完全没有理由称之为种族主义。
@PLUCASH:
没有一家公司会承认,某个求职者是因为一份“报告”中的闲言碎语而失败的,它们只会说找到了更好的人选,并在其他方面证明这一点。
@JRANDOM:
如果人们对自己在Facebook上塑造的不良形象如此在意,或许他们不应该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发布在网上。
@JOMAMA:
这里的问题是,谁来决定什么是“坏的”形象。另外,雇主根据员工下班之后的表现来搞区别对待,这是不对的。例子呢?比如你知道一个人属于某个政治派别,但通过Facebook却发现这位员工还持有不同的政见。
@SCOTTAH:
虽然我看到性取向和宗教信仰这些信息是受到保护的,但却未见政治派别在此之列。如果雇员们因为担心自己的工作前景而违心地去支持某些政策,这似乎有点政治压迫的意味。
@MONICAORITIPERCIVAL:
当每个人的生活都被置于显微镜下的时候,那么没有人能够拥有生活。
@JESSE THOMAS(《福布斯》撰稿人):
这样的调查机构迫使人们对自己发布在社交网站的内容负起责任。随着我们跟社交媒体进行的互动越来越多,求职者们应该将它与个人信息参考资料划上等号。谁能更好地描述我们的个性?是和他人及群体之间的人际互动,还是在社交媒体上的个人形象?
@COYDIVISION:
那么,我们只要将个人资料的查看权限设置为唯有朋友可见就行了?还是在背景调查结束前都不能停用帐户?这种调查服务迟早会完蛋。
@MICHAELG144:
两百年后,使用Facebook及类似的网站将会被看成“社交自杀”(social suicide) 除了美国人,谁会不管个人信息违不违法统统晒出来给人看呢
双语阅读: Will Facebook Destroy Your Job Search?
译 何无鱼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