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已过凌晨三点,金科集团重庆公司2011年6月营销方案还在进行中。万人温泉节、10年城的一个家一辈子、太阳海岸的“做一个自私的企业家”、廊桥水乡大美、公园王府的哈哈,五个方案评审已完成,阳光小镇在凌晨三点开始提报。

这个被金科集团副总裁李战洪在微博上称为“金科夜总会”的场景,其实是目前房地产二三线市场竞争的一个真实反映。半年来,像金科集团这样“挑灯夜战”的房地产企业正在日益增多。
不断加紧的宏观调控、一线城市的低迷、2010年开始的逃离北上广等等因素都使得全国性的产业发生大转移。于是,不仅是全国性品牌房地产企业,包括一些地方的老牌国企、民营企业在内的几乎所有房企,都在全国二三线城市范围遍地撒网。一时间,千军万马齐聚二三线城市,并形成了北、东、南、中、西五大主战场。
进军二三线城市的商机人人都能看得到,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赚到钱。如果说七八年前就进军二三线城市的全国性品牌房地产企业在那时占了“天时”,各地地方的房地产企业占了“地利”,那么,现在房地产“战争”比的就是“人和”。
“人和”之战
随着众多房地产企业齐聚二三线城市,无论是全国性品牌房地产企业还是本地房地产企业,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吉林长白山,投资规模达200亿元、占地面积18.34平方公里(约2.7万亩)的旅游地产巨无霸项目,由万达集团、泛海集团、大连一方集团、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用友集团和联想集团组成的“联合舰队”组成。在中原腹地的河南省,2010年包括建业地产在内的16家河南本土地产商共同出资12亿元成立河南地产商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显然,对建业地产来说,采取“合纵”方式,可以让其在省会城市更具竞争力,以应对外来“地产大鳄”的冲击。2011年2月10日,在福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土地拍卖市场里,经过42轮竞价,北京首开与福建中庚联合力挫群雄,以23亿元、6807元/平方米竞得晋安区化工路南侧地块。联合竞拍,除了资金上相互支持外,对于合作企业而言,还有着更为深层次的意义。“对于北京首开而言,虽然实力雄厚,开发经验丰富,但毕竟是异地品牌,此前在福州并无项目,想打响知名度并非易事。”一业内人士直言,选择本土品牌企业共同合作,一举入榕,不失为强强联手,可以事半功倍,迅速打响知名度。
“合纵连横的战略虽然可以优势互补,给房地产企业减少了压力,但也会带来不少问题。大多数企业还是选择自己开发。”资深业内人士王宏宇对《商业价值》表示:“房地产企业要想在二三线城市竞争者取胜,更关键的是与二三线城市政府的协调配合以及对地块的选择。而做好这些,‘人和’就是关键。”
在不少的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都在招商引资,对于外地的房地产企业而言,这显然是一个机会。许多地方的招商引资都由地方的主要领导负责,如果谈得顺利,可以为之后的房地产顺利开发奠定基础。但被招商引资进去之后,许多房地产企业却发现好像掉进了“无底洞”。第一笔几个亿的投资往往是不够的,需要追加第二笔,而搞得差不多的时候,又会面临土地“招拍挂”的程序,最后能否拿到自己满意的地块变成了未知数。还有的城市,按照规划,政府办公楼应该在项目建好后搬迁到新的产业区域,但如果赶上新的领导班子上任,有可能搬迁会变化。这些变化和问题是众多进入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必须面对的,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