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长总是担心正在上大学的孩子因谈恋爱而“影响学业”。可是,现在不同了,父母反倒为孩子没有恋爱或不肯及早结婚而着急!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2008级学生在广州大学城的十所高校内做了一个调查,发现11.6%的在校本科生有被父母“催婚”的经历,有的长辈还为子女张罗“相亲”,这让不少大学生感到为难。为了逃避“被催婚”,一些学生甚至不愿给亲人打电话、不愿回家。
一成多学生曾“被‘催婚’”
这项调查发出调查表579份,有效问卷482份。其中,约10.8%的学生认为,20至25岁之间结婚比较合适;有56.6%认为26至30岁比较合适。女性受访者中,选择20至25岁结婚和26至30岁结婚的为77.7%;男性受访者里,选择这两项的占60.6%。显然,平均年龄19至22岁的在校大学生们并不急于结婚。但是家长们却认为,即便是几年后结婚,现在也要开始谈恋爱了!
大学生小杨告诉记者,每次回家,妈妈都问谈恋爱结婚的事,“一想到回家,我就头疼!”和小杨有类似感受的大学生不少,调查显示,11.6%的大学生有过被父母“催婚”的经历。可是,多年关注大学生婚恋问题的华南师大文学院辅导员陈志强老师则认为,这个比例有些“保守”,“如果‘结婚’的概念改为‘婚恋’,比例会要大许多。”
调查显示,被“催婚”的大学生中,有44.6%是大一、大二学生,另外55.4%是大三大四学生。另外,有52%的被调查者反映,身边的同学有被“催婚”的经历。调查还显示,被“催婚”的学生中,文科生最多,占50%;理科和工科分别只占27%和23%。读文科的学生相对于读理科或工科的学生更容易被“催婚”,调查者认为,这与文科生性格“大多内敛、文静”有关。长辈担心过分内敛和文静的性格“不利于寻找对象”。
多数学生不愿“被‘催婚’”
调查显示,对于被“催婚”,64%的受访者表示“理解”,68%的人表示“不接受”。
大学生小邵接受采访时表示,“催婚”的一般都是妈妈,妈妈希望她能在25岁以前结婚。母亲认为,女儿应该要早点生小孩。“我也有精力帮你照顾照顾。”
大学生阿洪说,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亲戚都有了对象,所以妈妈就要求她,在校就读期间“赶快找个男朋友,毕业后就结婚”。妈妈不止一次唠叨:“25岁以前的女孩还有(择偶)自主权,之后就难说了!
大学生小杨表示,母亲经常催他快找对象,“随时随地催,并且一次比一次急迫。感觉很烦”。母亲曾两次为他安排相亲,但都被小杨找借口躲开了。小杨说,两代人的观念差距很大:“我们认为,40岁左右没结婚才算是‘剩男、剩女’,可是父母认为,我们现在已经算是了!”应该理解家长的心情
父母为何“催婚”?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父母认为“子女年纪越大,越难找对象”;其他原因还有“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如先结婚”、“早婚早育,长辈可以帮忙带孩子”等。 调查数据显示,女生更容易被父母“催婚”。
华南师大辅导员陈志强老师分析说,现代都市“剩男”、“剩女”增多,父母自然会担心子女的婚姻问题。有些白领是主张“不婚主义”或晚婚的,尤其是女性;很多家长“催婚”,就是怕孩子将来走上这条路。而且,现在“闪婚”现象不少,“速配”又“速分”,离婚率较高。很多家长希望子女早点谈恋爱,目的是能较长时间考察对方,避免将来离婚。
针对被“催婚”为大学生带来的思想压力,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迟毓凯指出,遇上“催婚”时,应该耐心和家人沟通,“一味抗拒,难有理想效果”。
文学院辅导员陈志强老师也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催婚”表明家长操心子女未来的家庭生活。对于家长的担忧和焦虑,年轻人应该理解。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