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基金的其他话题……

返回基金……


我收藏的爽吧……


壹基金发布三年战略 改换门庭从小事做起

1 壹基金发布三年战略 改换门庭从小事做起
DRYADDRYAD2011-07-20 16:45:30 发表


壹基金的会越开越长了。
7月15日,在深圳举行的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下简称壹基金)一届三次理事会,从上午一直开到了下午两点多。
中午时分,闷热的深圳下起了细雨,但是会议室里谈论的热度一直未减。壹基金的参会理事李连杰、王石、马化腾、冯仑、杨鹏等对于壹基金愿景、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等内容进行着热烈的争论,并进行最终表决。
随后,引发这些大佬们争议的内容曝光--壹基金宣布了其2011年至2013年期间"1个平台+3个领域"的战略模式,即搭建一个专业透明的壹基金公益平台,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公益人才培养三个领域。根据壹基金未来3年的战略综述,在灾害救助领域,壹基金将关注受灾群体的需求,及时对重大灾害做出反应,向灾区提供救援,减少灾害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从红会"壹基金"到上海壹基金非公募基金会再到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壹基金放弃了之前声势浩大的项目推广和宣传,表示要从小事做起。
壹基金强调要搭建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并明确提出了壹基金的公益愿景--尽我所能,人人公益。同时,壹基金秘书长杨鹏表示,壹基金今后的发展将是以项目为导向的资助型基金会的角色。
难以说服的理事
其实,今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理事会的时间更长。
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表示,第二次理事会是从早上9点开到晚上7点,引得理事之一的招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都说开银行的理事会也没有这么长。
7月15日,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告诉《公益时报》记者,之所以开的时间那么长,是因为每位理事对慈善领域的关注实在各不相同:就在7月15日的上午,各位参会理事还在就是专注"公益支持"还是"公益人才培养"进行争论、表决。更不要说,几个月前的理事会上大家的争辩,当时没有一个领域得到过理事的全票支持。
从2007年成立"壹基金计划"至2010年12月公募基金会正式成立,几年间,壹基金一直备受关注。
壹基金深知这一点。
了解、沟通、共识,"在这半年的过渡期里,基本每周都开会",杨鹏感慨,11位理事中,周其仁、冯仑关注救灾和灾后救助,马蔚华关注困境儿童救助,而因遭遇过2004年印尼海啸从而决定成立壹基金的李连杰,此时已把目光放在关注公益人才培养上,他们就必须要想办法说服各位理事。"开过无数次会",李连杰表示,要说服这些理事不是容易的事情,做什么,怎么做,这些商业大佬心中对它的承诺和操心不小于管理千亿的上市公司。深圳壹基金成立后,执行团队和秘书处所有员工都在非常谨慎、小心地去走。他整天收到团队的信息。李连杰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他对公益人才培养的关注:我见到很多不同的人都想把爱心通过不同渠道回馈社会,但是缺少专业优秀的领导,这有点像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大家都盖豪华酒店,但是都没有管理人,于是五星级就请欧美人来管理,四星级就请港台的,今天中国公益事业需要一个专业人才培养,这个时间或许就是20年。
杨鹏表示,最终李连杰说服了大家将对"公益支持"细化为"公益人才培养",因此在壹基金的战略模式里,对灾害救助的关注比例为50%,其余两项各为25%.今年壹基金的筹款预算为1亿两千万元,按照杨鹏的说法,下半年壹基金将花出8000多万元,"动作大意味着风险也就大了",杨鹏说。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壹基金发布三年战略 改换门庭从小事做起
DRYADDRYAD2011-07-20 16:45:30 发表
7月15日发布会后,媒体志愿者和理事合影
高关注度下致力防腐
高关注度之下,壹基金行动谨慎。
跟外界对壹基金的关注相比,壹基金半年来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行动却并不多。除了年初应急上马的"大爱压岁"项目,最近的一次,就是6月成立的"壹基金金立儿童救助专项".金立手机此次专项捐赠合作为期三年,金立手机董事长刘立荣表示,希望壹基金执行有效、透明。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透明度再次成为焦点。
面对透明度的问题,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说,"将尽我们所能,做到专业、透明。如果不专业、不透明,我都不捐。"如何通过制度化设计确保财务管理的透明化?针对媒体质询,李连杰表示,壹基金从汶川地震的时候就带着德勤会计审计到现场,包括捐给地方政府、百姓手里,有些要照相签字,在网络上公布。如果严格用词,每一分钱都归受灾的人群的话,在这个地球上并不存在。谁能够把100万物资运上马路,没有过桥费,不用加汽油,就千里之外把物资送过去,几乎是不可能。一定是后面承担这些东西。只要我们壹基金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道德审判,五年后、十年后再去审判,我们只能管自己,就是尽点我们所能,按照国家规定,做到专业、透明。
对此,杨鹏表示,壹基金目前正在和用友软件联系,开发新的数据管理系统,怎么来、怎么花,做到捐赠人的捐款到位,瞬间网络显现,并能在运用到具体项目上查询。目前,在壹基金的财务管理上,每支出一笔5000元以上善款,就需要会计、出纳、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四个人的不同密码,从制度上"防腐".
杨鹏同时表示,壹基金和别的领域不同的是,理事们都不会出现以权谋私的事情,大家没有这个动机,因此"只会做笨,不会做坏".
在发布会现场,每一位到场的媒体都会收到壹基金发出的一张邀请表格,上面邀请记者成为壹基金的志愿者,每年拿出一定时间来对壹基金的项目执行进行调查,这个记者群的人数是500名。"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监督办法了",杨鹏表示,这是壹基金的一个创新。
"我们希望项目所在地都有媒体朋友参与进来,这个参与既是监督合作伙伴,也是监督壹基金本身。作为第三方独立人士,他有权查壹基金在这个项目上的账,他也有权查被壹基金资助的组织机构的账。"壹基金对媒体志愿者的监督方式寄予厚望,"我们试图给记者一个法定的权力,但是能够做到多好,我真的没有底,只能尝试着走。就像在大爱压岁时,就有媒体参与,跟着发钱的过程,因为有媒体在,相关科室有压力。"杨鹏说。
充分发挥企业家角色
壹基金的另一个创新--"执行理事会",一年半后即将结束。作为壹基金执行理事长的王石表示,一年半后他的任命将到期,"壹基金有一个和一般的基金会不同的管理,有一个执行理事会,这是一个临时机构,而且这次会议明确了,执行理事会两年时间。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企业家的角色,就要把腾讯管理方法、万科管理方法、招商银行管理方法揉在一块,来支持壹基金建设。"
杨鹏表示,这一年半对壹基金相当重要。从去年年底在深圳成立公募基金会至今,壹基金是一个只有半岁的孩子,在人世间这个年龄还是刚刚开始学会爬,对于誓要做"百年老店"的壹基金来说,此时也正是从爬到学会站立、走路的时间,摔跤必不可免,未来一年半时间,将是这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一年半后,"他就能自己走路去打酱油了",杨鹏笑称。
壹基金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已有准备。"下半年的动作会很大,但是风险也就加大了。因为那么多的合作伙伴谁知道谁会出什么事?我们强化财务内控,会资助很多做财务的机构、NGO去给他们培训建立财务档案,建立监控机制,会支持很多做项目管理的机构给他们做培训。"杨鹏说。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壹基金发布三年战略 改换门庭从小事做起
DRYADDRYAD2011-07-20 16:45:30 发表
以企业家为主的壹基金执行理事会对壹基金有着清醒的认识。公益组织再大,在社会财富总量里面依然很小。在杨鹏看来,壹基金投一亿跟政府投一亿的区别在于,公众的着眼点不一样。"媒体志愿者一定要跟进,要不然变成壹基金有5000个员工,那成本会有多少?全世界都没有大么大的公益组织,我们是为了推动人人公益。"杨鹏进一步阐释道。
但他随后敛去笑容,面色平静地说:还记得20多年前,在那部风靡全球的电影《少林寺》中,李连杰饰演的觉远被方丈询问:汝,今能持否?那么,今天,壹基金面对来自公众、社会的同样疑问,壹基金的回答也很干脆:能持!
此刻,壹基金正在学着站起来走路,但终有那么一天,他将长大成人,有所作为。



专访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壹基金正在学走路”
2011年1月11日,杨鹏主持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成立仪式
《公益时报》:这半年来,壹基金都在做了什么?目前能让人记住的,似乎就是一个"大爱压岁".
杨鹏:这半年是个过渡期,主要是战略研究、机构调整、人事安排,然后财务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的基本制度构建,除了在救灾方面保持着快速救灾之外没有大的动作。至于"大爱压岁",可能外部不太了解为什么壹基金刚成立,马上就上手一个"大爱压岁"?第一,它是从受益人角度出发,先把2006名需要被帮助的受益人找出来,作为大家服务的对象;第二个群体是捐赠人,就是这些父母亲带着孩子来捐赠;第三个重要群体是志愿者。也就是说,壹基金未来项目的中心就是受益人、捐赠人、志愿者。
你看到大爱压岁上有明星做宣传没有?一个没有,壹基金的明星们全部没有出场,当时启动大爱压岁,对外就是想告诉大家壹基金以后只会做实实在在的小事。第二,对内来说,也是告诉大家,这就是未来壹基金项目的模型。
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学习和调整,对内来说就是我们这么做事,对外也是传达"壹基金精细做小事".
《公益时报》:您眼中的基金会透明是什么样子的?
杨鹏:我觉得钱怎么来,怎么花,这个东西要清楚。透明不仅是心愿,还需要有一套技术支撑,我们现在正在搞一套数据管理系统,希望实现捐赠人钱一到的瞬间,就能得到回馈,然后整个壹基金网络上瞬间就能显示。这些钱用到什么地方、用到哪个项目上,也能查得到。这些项目最后的情况怎么样,我们会有报告,捐赠人可以自己去看。
我觉得首先要理解一点,就是设身处地想一想,捐赠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希望。他要看到捐钱产生的效果,不能说钱去哪儿了都不知道。
一个公益项目,可能有一个工作人员去执行了,调查报告都很清楚,但他一个人是不是就能把什么东西都搞清楚?未必。透明就意味着,首先得有信息,第二才是把信息报出来,而信息的组织、调研,这是需要成本的,所以说透明是需要成本的。
《公益时报》:未来三年的战略,你觉得壹基金和李连杰"能持否"?
杨鹏:一旦给你独立的公募权,给了你这种做公益的自由,全部责任就你自己扛着,出了问题就得全部担当。而且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哲学地来考虑问题,中国有一个太极图,告诉你这个世界就是黑白对立的,互动的,相辅相成、相互制衡,最后放大来看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我在阿拉善生态协会当秘书长时,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数投票的时候,51%的人支持你,就是成功。
你把这个理解后,包括壹基金的理事会也一样,你会发现总有一半人不支持你,鸦雀无声都支持的时候,我反而心里面发毛,因为我知道马上会有一个都不支持的东西出现。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壹基金发布三年战略 改换门庭从小事做起
DRYADDRYAD2011-07-20 16:45:30 发表
但我们必然往前做,碰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做大遇到的问题就越多。你只做一个项目,你的出事率只是这一个项目中间的一部分,但做一百个项目可能就是十个项目出问题,媒体不看你那九十个,只看你这十个,你就崩溃。所以做大的过程其实是风险加大的过程,发展的过程也是风险加大的过程,因为控制边界加大了,平均控制力下降,这时候如果还是一种不恰当的治理结构就照顾不过来了。
现在我们内控制度都没有建起来,人员还在训练过程中。这点钱就够他们练两年的了,不急,毕竟那么多的东西过来,一定要一步一步走,慢慢放手,壹基金现在也是这样,壹基金现在只是一个半岁的"孩子".
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壹基金在目前的这些公益组织里面有很多先天优势,老百姓喜欢。团队也挺努力,经验不足慢慢来。
《公益时报》:您凌晨一点多还发了微博,在整理理事会的材料。
杨鹏:今天(7月15日)上午,理事会材料里有一部分没有页码,大家翻几页突然晕了。这些细节让人哭笑不得,这是很可笑的、很严重的事情,但是王石的解决特别有意思。
首先他一定相信你不是故意干的,所以他就哈哈一笑说:杨鹏主要是想创造一个机会让大家跟团队认识。你会问这是第几页他就过来告诉你,那么大家就认识了。这是一种加强团队交流的方式。这就是管理。
其实大家对公益组织应该是王石这种态度,就是"没打标点符号",很多事情就是"没打标点符号".
你现在要去看壹基金的项目,肯定也一大堆问题,不可能没有问题。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发现就行。一个团队能完美到每个标点符号都打准?
但你可能转过来说"这家公益组织太糟糕了,水平太次了,素质太差了。"这也是一种办法,也有助于问题改进,暴风骤雨似的。但也可能是王石这种,同样问题也解决了。所以当我们发现公益组织有问题的时候,我觉得首先要想这个问题本身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把它想透了,一定要分清是恶意去做的,还是疏忽去做的。

"微博局长"刘润华--壹基金落户深圳 民政局责任更重
7月15日,因为"请"进壹基金而备受关注的深圳民政局局长刘润华,毫无意外地出现在发布会现场,一上台他就申明自己志愿者的身份。去年12月,随着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的横空出世,民政人刘润华也开始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随后,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要求各地领导干部不做网络"菜鸟",要带头"上线"、"触网",但仍鲜有官员实名开个人微博,政府部门也很少开官方微博。刘润华成为"吃螃蟹者"之一,不仅开通个人微博和个人博客,还开通深圳市民政局官方微博,而这样的 "敢为人先",对于被网友称为"微博局长"的刘润华来说已不是第一次。
1问
关键字:慈善会"去行政化"
《公益时报》:您不光是把壹基金请了进来,最近您又把深圳慈善会请了出去,从民政系统退出,这在中国是第一次。作为一个民政系统官员你是怎么想的?
刘润华:这个问题说到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就是政府跟慈善事业的关系。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国家从公有制计划经济走过来,很自然地就形成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垄断慈善组织和慈善的资源。我认为这一点有它的合理性,如果在早期,政府不主动参与的话,公益慈善事业不会有今天这么好的形势;但我们都知道慈善最本质是民间性,当公益事业发展到一定时间后,政府依然垄断慈善资源,必将影响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一个简单地概括,中国公益慈善发展的路首先由政府去主导、推进,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应有意识退出,只要民间组织、民间力量能够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政府部门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界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这是我基本的概念。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壹基金发布三年战略 改换门庭从小事做起
DRYADDRYAD2011-07-20 16:45:30 发表
至于深圳慈善会,我是深圳慈善会的创会会长,经过几年探索,应该说今天深圳慈善会是一个非常优质的机构,而且经营、运营和资产状况都非常好。我认为对于深圳市民政局来讲,最重要的不是要推进慈善会的发展,而是要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我可能退出慈善会,不再担任任何职务。我希望民政局跟慈善会的关系就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跟一个社会组织、一个慈善组织的关系。
2问
关键字:壹基金 责任
《公益时报》:您曾说壹基金开了个口子,要缓一缓,看一看,然后再开口子。半年过后情况怎么样?
刘润华:这是有一个很曲折的故事,壹基金作为民间发起的公募基金会,注册登记从法律角度来讲其实并没有很大的障碍。但是,这么多年大家都比较习惯对于体制内、体制外不同的一种信任度。坦率讲,壹基金在深圳登记,我的同事之间也不见得每一个人都认为必须我们做。为什么这样讲?他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壹基金落户不落户到深圳,我这份工作、这份工资是不受影响的。但假如出什么问题我们都要担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讲,壹基金落户深圳,是我们身上的责任重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看到两点,第一,广东省委刚刚召开了省委全会,主题就是社会建设,把社会组织放在很重的一个位置。把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建设一个主体,而且发出一个很强烈的信息,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当然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基金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思想统一的过程还是需要一个时间。
我已经看到曙光了,我也觉得我将来担子可能会越来越重,但是我还得再看一看。
3问
关键字:微博 名人
《公益时报》:您如何看待自己出名?怎么想到开微博?
刘润华:出名不是件好事情。本来,我们做的是很普通的事情,本来就是早就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大家都在观望,需要有人主动迈出去。
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70%的受访者认为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我"身先士卒"开微博,就是要做个样子,说明网络可用、可控,化解大家对网络的恐惧心理,为同事们"脱敏",也为开通机关的官方微博打好思想基础。在网络里畅游一段时间之后,我的心态更加开放和包容。对于一个干部而言,能够包容异质思维和言论非常重要。
我是以局长的身份开微博,常有网友把一些很具体的民政业务甚至是与民政无关的事项在我的微博上寻求帮助。公私一定要分明,因此我会引导同事在网下与网友对接处理,或在微博上以私信方式交流。
开微博不是为了凑热闹,更不是为了作秀,必须很好地与我们的工作结合,使之成为促进民政工作的重要抓手。
回复该发言
共有5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