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三十多年的物质积累可以令人得到前所未有的喜感与沉醉感,犹如饱餐后的午后,满足、浑浑噩噩而易于睡去。市场带给人们逐利的空间,但是精神毁坏的那些人不断靠寻租、钻营来“丰富”着各种非法牟利的想象,令市场产生了异化。
如果不是亲眼见过Carmen家那台塞满各种蔬菜和食材的特大双门冰箱,我压根不会相信像她这么漂亮能干的职业女性会日常性地亲自下厨。
Carmen在一家位列世界500强的外企工作,是中国总部的高管,工作忙碌,但一有机会就回家下厨。她冰箱里的有机食品:农家土猪排骨、农家初蛋、韭菜、油麦菜、菠菜、奶白菜、芥兰等等都是自己从城郊的有机农庄订购的。一旁的垃圾桶里堆满了包装有机蔬菜的土色环保纸。
尽管订购有机食品这种行业在中国城市兴起还不是很久,但是Carmen从一开始就成了这种新式企业的拥趸,她说自己最初是被各种各样的环保分子包围着,包括他老公 一位环保NGO的负责人,最早的时候,Carmen是零星地“帮衬”老公NGO农场的产品,接着形成了每周从有机农庄订购自家餐桌一周食材的习惯。
“这也是形势逼人”,晚饭时间到了,Carmen从米缸里准备取米下锅,这是她老公所在的NGO自己种植并用碾谷机自己碾的米,“外面的食品添加剂
越来越多了,看看地沟油、染色馒头、牛肉膏、皮革奶、农药残留过量的蔬菜,谁也不知道第二天一睁眼又发生了什么食品安全的闹心事儿!”
Carmen对食品的高要求,让我震撼之际也有点欣慰,尽管食品安全令人不安,政府部门不怎么灵光,但毕竟,还是有一些中国人能够有机会逃离毒食品的张牙舞爪的。不过,一想到大多数中国人,崔永元那句话就不自觉地涌上心头,“一想到未来就吃不下饭了”。
再也没有作奸小贩像染色馒头事件里那位被央视曝光的馒头师傅那么坦白的人了,当记者暗访时,他泰然自若、稀松平常并且果断坚定地说:“那种馒头打死我也不会吃的,我做的,我知道怎么回事。”说到“那种馒头”这四个字时,一丝轻蔑的表情从那张大众化的脸庞上掠过。要不是发生了染色馒头事件,或许我们永远也无从看到我们平日所食用的食品究竟是怎样的人做出来的,可惜的是,我们是以这种方式看到他们的。这令人不禁想到了北海道超市里出售的大米,包装袋上印着种植者的姓名,日本饭馆的宣传单上也都有主厨非常励志的照片。要有怎样的自信才能把自己的姓名和照片给消费者和食客看呢?
现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或许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民关注的时代。媒体不断曝光着不法商贩甚至大企业的不当手法,但在你我所处的大城市,那些毒食品却如鼹鼠一般藏匿,不知道何时出没。人们不断追问食品监管,并从心怀疑。中国赶超型现代化创造了工业革命以来最快的经济增长,这曾对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其中,非经济因素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出口战略。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物质成果,令人们对中国模式不断发挥着自己丰富的想象,但是,眼下所有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似乎都落入了一个俗套:面对媒体与大众的大量批评,而问题却鲜有得到实质性解决。中国该如
何摆脱现有的种种经济与社会瓶颈?甚至,将监管者与普通老百姓捆绑在一条船上的食品安全,应该破题?三十多年的物质积累可以令人得到前所未有的喜感与沉醉感,犹如饱餐后的午后,满足、浑浑噩噩而易于睡去。市场带给人们逐利的空间,但是精神毁坏的那些人不断靠寻租、钻营来“丰富”着各种非法牟利的想象,这令市场产生了异化。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