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近日多方搜集信息,对上半年全国各地保障房建设情况进行了梳理。截至记者发稿时,全国共有24个省份通过不同方式对外发布了保障房开工率的情况,另有天津、贵州、湖南、上海、河南、西藏、云南等七地的保障房开工率尚未公开,至于其原因则不详。
截至上半年,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的开工率达到了56.6%,但具体到各个地区,经济实力并非主要原因,GDP排名并不靠前的陕西保障房开工率位列榜首,而实力雄厚的广东则刚刚过半,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高开工率或有水分
从汇总数据来看,在上述24个省份中,有19个省份开工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陕西2011年的保障房建设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并在中央下达的任务之外增加了若干项目,使得陕西上半年保障房开工率达到了105.4%,排名全国第一。
其次是辽宁和新疆,两个地区的保障房开工率均达到成超过了90%。
在上述24个省份中,有两地的保障房开工率未能达到五成。黑龙江开工率为47%。排名最后的是广西,保障房开工率仅为41.03%。
从排名来看,一个地区保障房的建设进度与经济实力关联不大。在开工率排名前十的省份中,陕西、新疆、山西、宁夏、甘肃、安徽等经济均不发达。
半年之内保障房开工量能够超过500万套,这在一些乐观人士看来,是中国楼市调控的一大积极信号。不过,也有人士认为,除要关注开工率问题,更应关注保障房建设的“总体质量”。
《人民日报》19日即刊文称,500万套的数据也并非没有一点水分。少数地方在申报数据时,将去年未开工的项目结转到今年开工项目中。为了加快进度,在审批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边施工边审批的情况则更为普遍。还有一些地方,将奠基仪式作为开工的标志,“铲点土就算开工”,自然提高了进度。
该报道称,据河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由于资金不足,一些地方为了降低建设成本,甚至将保障房建设任务过多安排在需求不大的县城。而社会机构投资建设公租房的政策尚不完善,不利于调动社会力量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的实现。
银行惜贷致使地方缺钱?
在中央关于保障房建设的设计蓝图里,建设主体除了一直声称缺钱的地方政府外,还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进来参建保障房,起码,这些企业可以帮助地方政府解决部分资金难题。
但保障房的微利,以及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令企业在参建保障房方面踯躅不前。上月下旬,曾有机构发布“首份中国房企社会责任百强榜”显示,房企参建保障房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即便在TOP100的榜单当中,仅有30家在2007到2010年间参与了保障房建设。
至于其中缘由,企业自有说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百安认为,由于售价或者租金比较低,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销售型保障性住房利润率一般不超过5%。出租型保障性住房由于受到租金管制制约,租金回报可想而知,原材料和成本连年上涨,政府和企业对成本上涨的风险又没有一个保障或者消化机制,企业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剧。
“此外保障性住房项目依然照章纳税,税收的减免措施并没有制度化、清晰化、常态化,因此一些企业对参与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建设信心不足,积极性不是很高。”李百安称。
企业参与有限,银行贷款自然成为保障房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不过,鉴于今年总体金融政策偏紧,新华社引用业内人士的估算,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所需信贷资金规模达4000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贷款仅650亿元。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