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人在券商业素有“金领中的金领”之称,其年薪动辄上百万元,最高的可达500万元。如今,保荐人跳槽也成为了行业人才流动的一大“风景”。
李小姐现在供职于某国际大型投行IBD部门,近期她收到很多猎头的电话。“目前不考虑跳槽。”李小姐统一回应,不过近期她周围的朋友、同事有不少选择投奔新东家。
“这个行业流动性很高,跳槽现象很普遍。我身边也有朋友从大型投行跳到小券商的,平台虽然差一些,但小券商待遇、发挥空间相对要好,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趋势。”李小姐表示。
根据瑞银亚洲区联席首席执行长威尔莫特-希特维尔(AlexWilmot-Sitwell)去年所做的一项研究,投资银行的员工每年一般流失16%,这就相当于每六年完全换血一次。而在亚洲等新兴市场的平均流失率甚至还要更高。
“一般年终奖发完,是跳槽的高峰期,拿保荐人来说,被挖角的情况很普遍,更有甚者,直接找到别家去,说我这有XX项目,要求年薪XX,这种情况在美国等成熟市场是不能想象的。”注册地在北京的某券商高层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其透露,他在华尔街工作时,曾有某大型投行固定收益部门的人员被另一家投行挖走一半,后者受到舆论的广泛质疑,以至于跳槽去的这组人,半年时间不能正常开展工作。
谈到保荐人项目,某资深金融猎头则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挖保荐人单笔赚钱多,恨的是业务做起来费劲、耗时长。
“因为圈子小,保荐人就那么多人,而且有转会费等因素。有一个案例,我们挖一个保荐人用了一年的时间,从那个保荐人领了年终奖后就开始接触,直到下一年发年终奖前后才成功。”
“做一笔保荐人的单子赚得比分析师要多很多,但很难做。最近的一个客户是某中型券商,今年以来投行业务做得很不错了,目前想要再挖几个保荐人。对于这种单子,我们一般是要有一定的把握才敢接,因为保荐人一般跟IPO项目耗时较长,所以挖人周期要长很多。一般客户也了解这一点,所以对于挖保荐人,都是找多家猎头同时来做。”他透露。
他透露,因为难度大,挖保荐人的服务费用比分析师要高,大概要收到年薪的30%。在不算转会费的情况下,保荐人最低的年薪都要150万,300万-500万年薪很正常。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