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图确定恩宁路改造项目的拆迁范围,复建地块的用途也做了详细说明
南方都市报7月6日讯 随着6月24日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了恩宁路改造最新规划,新规划的大变动也相应带来拆迁地块和复建地块的大变动。近日,南都记者获得一份尚未公布的恩宁路新规划总平面图,规划图对整个恩宁路改造范围内拆迁范围和复建地块的用途都做了详细说明。
恩宁路改造地块位于广州旧城54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东至宝华路,北至多宝路,西南至恩宁路,用地总面积11.37公顷,而这一范围,也是本次新规划编制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资料仍不能被称为最终定案,未来可能在若干细节上仍需要做一些局部修改,但经过市规委会的审议后,其主要的规划指标和功能区设置已基本确定,因此,这些由本报首次公布的资料,可以被视为未来恩宁路改造的蓝图。
为了便于说明这一区域里每一个细微变化,记者参照最新编制的恩宁路新规划总平面图,按照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将整个区域划分成以下九个小地块,以便解读这些小地块的规划功能和规划背景。
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详细解读恩宁路此次新规划。
民国建筑群全部保留作民居
●范围:西至恩宁路东至宝庆市、北至多宝路南至恩宁涌
●规划功能:不拆、保留修葺后继续当民居
规划解读:
该地块的建筑在2006年被荔湾区政府列入拆迁范围,后经2007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恩宁路改造项目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方案》调查研究,确定该区域的现状建筑作为延续旧城肌理与展示老西关风貌的代表,被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区,因此2009年底后再制作和修改的恩宁路改造规划,这一地块的现状建筑都被划入保留范围,最新通过的恩宁路改造规划延续了这一做法,因此在总平面图中被标注成“保留修葺建筑”。
该地块内的建筑大部分属于民国建筑,连接起来总长度约300米,建筑层数多为二、三层建筑,属于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砖混结构,外立面多采用水洗石米,部分采用青砖,外立面中间多设凹阳台,檐口多设线条丰富的装饰,门窗设铁花及彩色玻璃等。
这部分被保留的建筑有一个看点是它的民国前后的青砖工艺,基本上已经绝版,因此未来复建和修葺的时候也只能用其他的仿古青砖代替。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市规委会审议规划时,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还专门提出来,未来这里修葺必须修旧如旧,不能图简单用挂青砖瓷片的方法,最好用回原来的青砖。
修武术广场连接李小龙故居
●范围:西至西关培正小学、东至恩宁新街,北至至宝西一巷,南至恩宁路
●规划功能:主要保留修葺
规划解读:
地块现有建筑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永庆大街、永庆一巷、永庆二巷,被认为可以代表广州旧城肌理与西关风貌,这些建筑现状较好,因此规划予以保留,对于部分破旧的部分进行修葺。这里有两处被文物专家认定的文物线索单位,分别是李小龙故居和銮舆堂,銮舆堂是粤剧行业会馆八和会馆下属的粤剧武打行。
李小龙故居是典型的西关大屋建筑风格,整栋建筑为砖木结构,内有雕花大梁,彩色雕花玻璃屏风间隔,坐南向北,三进深。这栋年久失修的建筑被纳入附近的西关培正小学篮球场东侧,由该校保安看管。由于迟迟未确定用途,它一度被用来堆放学校杂物。目前,这栋破旧的西关大屋依然被掩埋在尘垢和铁锁中,未曾开修。
在2006年荔湾区最早公布的恩宁路拆迁规划中,李小龙故居就被列入保护范围,但至今5年过去,由于恩宁路规划不断修改难以确定,对它的修葺依然无法进行,目前房子的产权归荔湾区教育局,使用权归荔湾区文化局。
回复该发言
恩宁路新规划图首度发布
2 回复:恩宁路新规划图首度发布
薄荷希米露2011-07-20 23:09:41 发表
在最新的恩宁路规划中,李小龙故居将被彻底翻修并扩建成武术主题广场,而今年初荔湾区两会上,也有老西关文化人士潘广庆联合荔湾区政协委员上交提案,提议将李小龙和銮舆堂连通开发,打造成武术培训班和粤剧展览馆,此提议在未来的规划修改中是否会落实仍有待观察。
西关传统工艺区变企业会所
●范围:西南至至宝西一巷、东北至元和街和恩宁涌
●规划功能:主要拆除,建企业会所,还有部分建绿地
规划解读:
该地块原有建筑主要为解放后兴建的旧民居,而且部分是破危房,历史文化价值不大,因此自2006年恩宁路改造开始动迁以来,这一地块的房子是最早拆除的,目前地块上大部分房子都拆迁完毕,只剩个别建筑。
在恩宁路改造规划顾问小组内部,关于这部分房子是拆是留曾经有过拆和留两种意见,以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为代表,认为虽然这些房子从专业角度看保留价值不大,但它们毕竟也是恩宁路完整历史的一部分,哪怕是相对没有价值的部分,主张留;而以华南理工大学规划系主任王世福为代表,认为这些破危房不仅历史文化价值不大,而且居住环境也太差,属于改造中有必要拆除重建的部分,再加上它们又落在恩宁涌两边,继续存在下去,势必影响为了恩宁涌揭盖复涌和整体改造的效果,无论从文化传承还是改善居住环境看,都有必要拆除。
从最后出炉的规划看,这部分房子拆掉是没什么悬念(事实上早就拆了),但是复建什么却经过一番变化,早在2009年版本的规划中,这一地块被规划为建“民间手工艺原真体验区”,功能是让西关传统工艺都放进去展览,但在最新版本的规划中,又变成了“企业会所”,将来地块将出让,会变成商业设施,为整个恩宁路改造提供资金。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这里建成企业会所,由于受到地块低容积率的控制,将来最多也只能建到3层左右,并不会太高,因此荔湾区旧城更新办主任郑汉加回应为何要引进商业设施时说,“恩宁路整个拆迁成本高达15亿,复建地块肯定卖不出这么多钱,改造肯定是亏本的”,言下之意是说,如果不引入这些商业设施,政府亏本会亏得更多。
宝庆大押等清建筑保留修葺
●范围:西至宝庆市东至多宝华夏,北至多宝路南至宝庆新南约
●规划功能:不拆,保留修葺后保留成民居,修葺宝庆大押
规划解读:
这里现有建筑为民居,部分为民国时建筑,极少部分为清末建筑,它们被认为浓缩了老西关近百年的历史文化。包括宝庆大押在内,在2006年曾被荔湾区政府列入拆迁范围,后经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确认保留,最新恩宁路规划将其认定为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修葺,而宝庆大押被进一步追认为重点建筑予以保护。
宝庆大押为5层建筑,建于清末,是当时清末广州六大当铺之一,楼高20米,曾是清末广州的城市制高点之一,也是当时的地标式建筑。在广州实施旧城改造之前,这栋百年老楼密密麻麻住了25户58人,原有的5层的楼被隔成了7层,上下楼只有一条约一米宽的旧木梯子,后来在2005年荔湾区实施破危房改造时,所有25户人全部迁出,恢复成原状5层楼,又将附近部分空地建成绿化广场,目前作为重点保护建筑空置,无人居住,未来待修葺后作为西关遗迹开发。
作为典型的广州旧当铺,宝庆大押体现了浓浓的西关民俗,过去当铺讲究名正言顺和发财纳福,大多数都悬挂传统的“蝠鼠金钱”作招牌,取其福与利的寓意。当年光顾宝庆大押的通常是西关布衣百姓,他们或因贫困潦倒走投无路,或因生意经营中急需一笔钱救急,便把家中值钱之物送上押台,待日后有钱时再予赎回。未来宝庆大押进行保护开发时,将再现旧时当铺的摆设和布置。
恩宁路最老建筑完整保留
回复该发言
西关传统工艺区变企业会所
●范围:西南至至宝西一巷、东北至元和街和恩宁涌
●规划功能:主要拆除,建企业会所,还有部分建绿地
规划解读:
该地块原有建筑主要为解放后兴建的旧民居,而且部分是破危房,历史文化价值不大,因此自2006年恩宁路改造开始动迁以来,这一地块的房子是最早拆除的,目前地块上大部分房子都拆迁完毕,只剩个别建筑。
在恩宁路改造规划顾问小组内部,关于这部分房子是拆是留曾经有过拆和留两种意见,以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为代表,认为虽然这些房子从专业角度看保留价值不大,但它们毕竟也是恩宁路完整历史的一部分,哪怕是相对没有价值的部分,主张留;而以华南理工大学规划系主任王世福为代表,认为这些破危房不仅历史文化价值不大,而且居住环境也太差,属于改造中有必要拆除重建的部分,再加上它们又落在恩宁涌两边,继续存在下去,势必影响为了恩宁涌揭盖复涌和整体改造的效果,无论从文化传承还是改善居住环境看,都有必要拆除。
从最后出炉的规划看,这部分房子拆掉是没什么悬念(事实上早就拆了),但是复建什么却经过一番变化,早在2009年版本的规划中,这一地块被规划为建“民间手工艺原真体验区”,功能是让西关传统工艺都放进去展览,但在最新版本的规划中,又变成了“企业会所”,将来地块将出让,会变成商业设施,为整个恩宁路改造提供资金。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这里建成企业会所,由于受到地块低容积率的控制,将来最多也只能建到3层左右,并不会太高,因此荔湾区旧城更新办主任郑汉加回应为何要引进商业设施时说,“恩宁路整个拆迁成本高达15亿,复建地块肯定卖不出这么多钱,改造肯定是亏本的”,言下之意是说,如果不引入这些商业设施,政府亏本会亏得更多。
宝庆大押等清建筑保留修葺
●范围:西至宝庆市东至多宝华夏,北至多宝路南至宝庆新南约
●规划功能:不拆,保留修葺后保留成民居,修葺宝庆大押
规划解读:
这里现有建筑为民居,部分为民国时建筑,极少部分为清末建筑,它们被认为浓缩了老西关近百年的历史文化。包括宝庆大押在内,在2006年曾被荔湾区政府列入拆迁范围,后经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确认保留,最新恩宁路规划将其认定为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修葺,而宝庆大押被进一步追认为重点建筑予以保护。
宝庆大押为5层建筑,建于清末,是当时清末广州六大当铺之一,楼高20米,曾是清末广州的城市制高点之一,也是当时的地标式建筑。在广州实施旧城改造之前,这栋百年老楼密密麻麻住了25户58人,原有的5层的楼被隔成了7层,上下楼只有一条约一米宽的旧木梯子,后来在2005年荔湾区实施破危房改造时,所有25户人全部迁出,恢复成原状5层楼,又将附近部分空地建成绿化广场,目前作为重点保护建筑空置,无人居住,未来待修葺后作为西关遗迹开发。
作为典型的广州旧当铺,宝庆大押体现了浓浓的西关民俗,过去当铺讲究名正言顺和发财纳福,大多数都悬挂传统的“蝠鼠金钱”作招牌,取其福与利的寓意。当年光顾宝庆大押的通常是西关布衣百姓,他们或因贫困潦倒走投无路,或因生意经营中急需一笔钱救急,便把家中值钱之物送上押台,待日后有钱时再予赎回。未来宝庆大押进行保护开发时,将再现旧时当铺的摆设和布置。
恩宁路最老建筑完整保留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恩宁路新规划图首度发布
薄荷希米露2011-07-20 23:09:41 发表
●范围:西起恩宁涌、北起大地涌、南至恩宁路、东至金声电影院西侧
●规划功能:一半保留,仍作民居,允许居民增加商业功能;一半拆除,拆除后一部分建休闲特色酒店,另一部分建商业购物区
规划解读:
该地块靠近大地涌,在2009版的规划中,吉祥坊、大地新街、大地旧街上将整体拆除,规划成大地涌休闲文化区,遭到地块拆迁居民的反对。在新版规划中增加了不拆迁的范围,通过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认定,将吉祥坊和大地新街上的一半居民划入历史建筑保护区和一般建筑保护区,这部分全部可以继续以住宅的形式得以留存,原住民还被允许在符合政府规划要求的情况下住改商。
地块上未被划入保护的建筑将全部拆除,建休闲特色酒店和商业购物区。这里之所以将2009年设定的“大地涌休闲文化区”规划改成现在的酒店和和商务区,部分原因是该地块靠近金声电影院和整个恩宁路改造项目的入口,在入口处设置酒店和购物商场,符合旅游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块上吉祥坊上有几栋保护建筑由于在早先规划中未被划入保护范围,不幸被拆掉了。而幸运的是,这里有整个恩宁路最老的建筑,大地新街6间清末平房,它们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专家认定这里是早期西关建筑的典型代表。
由于居住人口不断增加,居民就在室内天井处进行了搭建,把原来的房屋结构打乱,天井、天窗被封掉,未来改造时只需要将这些加建的多余部分拆掉,恢复其本来面目,给现代人看看早期西关的民居是什么样子。
骑楼街要部分拆除建美食街
●范围:西起恩宁新街、东至恩宁涌边,北至元和街南至恩宁路骑楼
●规划功能:大部分保留修葺,仍作民居
规划解读:
该地块靠近恩宁路骑楼街,故而大部分建筑都被划入骑楼建筑保护区,不得拆迁,只能修复;地块中有文物线索单位、粤剧行业会馆八和会馆,在此附近散落着一些粤剧名伶故居,它们也被一并认定为保护建筑,不得拆除。这里少部分可以拆迁的房屋都是经过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认定暂未发现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民居,因此需要拆除,复建成美食街和粤剧文化广场,另外一些现状较好的民居,新规划允许其保留修葺后增加商业功能,即允许住改商。
在2009版本的规划中这里原本没有单独设置美食街,而是将它统一设置在“特色风情餐饮区”,但由于拆迁范围缩小,新版本规划中无法再集中设置餐饮区,因此拆分成“中外特色餐厅”、“酒吧街”、“美食街”三部分,其中前两者落在地块五,而美食街就调进了本地块。另外,这里2009版规划将粤剧文化广场设置在离八和会馆较远的位置,在新规划中也将其调整到紧挨着八和会馆的位置,功能更加集中。
市规委会委员何锦超审议时曾提出疑问,担心未来这里大量的民居在允许增加商业功能后,会带来人流拥挤和消防隐患。市规划局局长王东则认为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规划管理解决。
原住民居住区禁止做商业
●范围:西至多宝华夏,东至宝华路,北至多宝路南至十五甫五街和十五甫三巷
●规划功能:全部保留修葺
规划解读:
这一地块上的现状建筑从未被划入拆迁范围,保留完好,其中十五甫正街15号、17号民居是民国建筑,楼房基本结构保存完好,被列入文物线索单位,现在这里是整个恩宁路最集中的原住民居住区,和其它允许增加商业功能的民居不同,这里的民居只能维持现状,只做居住,禁止做商业。
回复该发言
●规划功能:一半保留,仍作民居,允许居民增加商业功能;一半拆除,拆除后一部分建休闲特色酒店,另一部分建商业购物区
规划解读:
该地块靠近大地涌,在2009版的规划中,吉祥坊、大地新街、大地旧街上将整体拆除,规划成大地涌休闲文化区,遭到地块拆迁居民的反对。在新版规划中增加了不拆迁的范围,通过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认定,将吉祥坊和大地新街上的一半居民划入历史建筑保护区和一般建筑保护区,这部分全部可以继续以住宅的形式得以留存,原住民还被允许在符合政府规划要求的情况下住改商。
地块上未被划入保护的建筑将全部拆除,建休闲特色酒店和商业购物区。这里之所以将2009年设定的“大地涌休闲文化区”规划改成现在的酒店和和商务区,部分原因是该地块靠近金声电影院和整个恩宁路改造项目的入口,在入口处设置酒店和购物商场,符合旅游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块上吉祥坊上有几栋保护建筑由于在早先规划中未被划入保护范围,不幸被拆掉了。而幸运的是,这里有整个恩宁路最老的建筑,大地新街6间清末平房,它们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专家认定这里是早期西关建筑的典型代表。
由于居住人口不断增加,居民就在室内天井处进行了搭建,把原来的房屋结构打乱,天井、天窗被封掉,未来改造时只需要将这些加建的多余部分拆掉,恢复其本来面目,给现代人看看早期西关的民居是什么样子。
骑楼街要部分拆除建美食街
●范围:西起恩宁新街、东至恩宁涌边,北至元和街南至恩宁路骑楼
●规划功能:大部分保留修葺,仍作民居
规划解读:
该地块靠近恩宁路骑楼街,故而大部分建筑都被划入骑楼建筑保护区,不得拆迁,只能修复;地块中有文物线索单位、粤剧行业会馆八和会馆,在此附近散落着一些粤剧名伶故居,它们也被一并认定为保护建筑,不得拆除。这里少部分可以拆迁的房屋都是经过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认定暂未发现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民居,因此需要拆除,复建成美食街和粤剧文化广场,另外一些现状较好的民居,新规划允许其保留修葺后增加商业功能,即允许住改商。
在2009版本的规划中这里原本没有单独设置美食街,而是将它统一设置在“特色风情餐饮区”,但由于拆迁范围缩小,新版本规划中无法再集中设置餐饮区,因此拆分成“中外特色餐厅”、“酒吧街”、“美食街”三部分,其中前两者落在地块五,而美食街就调进了本地块。另外,这里2009版规划将粤剧文化广场设置在离八和会馆较远的位置,在新规划中也将其调整到紧挨着八和会馆的位置,功能更加集中。
市规委会委员何锦超审议时曾提出疑问,担心未来这里大量的民居在允许增加商业功能后,会带来人流拥挤和消防隐患。市规划局局长王东则认为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规划管理解决。
原住民居住区禁止做商业
●范围:西至多宝华夏,东至宝华路,北至多宝路南至十五甫五街和十五甫三巷
●规划功能:全部保留修葺
规划解读:
这一地块上的现状建筑从未被划入拆迁范围,保留完好,其中十五甫正街15号、17号民居是民国建筑,楼房基本结构保存完好,被列入文物线索单位,现在这里是整个恩宁路最集中的原住民居住区,和其它允许增加商业功能的民居不同,这里的民居只能维持现状,只做居住,禁止做商业。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恩宁路新规划图首度发布
薄荷希米露2011-07-20 23:09:41 发表
在过去长达6年的恩宁路拆迁改造拉锯战中,这一片建筑由于现状完好且具备文物和历史价值得以保留,即便在2006年荔湾区政府大拆大建的改造规划中,这里都没有被划入拆迁红线,一直风平浪静。广州大学岭南建筑所所长汤国华曾专门来这里查看,发现这里现存房屋都集中使用了意大利批荡楼梯。这是上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广州民居常见的石屎(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坚固,居民上落时没有振动感,而且不怕火灾,楼梯表面装饰采用当时流行的室内意大利批荡,即彩色水磨石饰面,护墙的一侧是分隔墙,墙体较薄而采用棕红色的意大利批荡,另一侧是承重墙,墙体较厚而采用白色的广东石灰砂浆批荡,充分考虑了岭南泛潮的需要。未来这里修葺后,这些年代久远的批荡楼梯将是一大看点。
恩宁涌附近复建后建酒吧街
●范围:西至多宝坊、东至大地涌,北至宝庆新南约,南至恩宁涌
●规划功能:一半拆除,建中外特色餐厅、酒吧街、西关文化体验馆,一半保留修葺继续当民居
规划解读:
该地块现状建筑为旧民居,经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认定,对于其中有历史文化价值且不属于破危房的部分予以保留,此处有清代咸丰年间探花李文田的书斋泰华楼,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另一部分民居则拆除,主要因为这部分民居位于恩宁涌附近,为了恢复旧恩宁涌水系必须拆除,拆除的部分复建后将分别成中外特色餐厅、沿河涌的酒吧街、西关文化体验馆。
这部分复建地块在2009年版本的恩宁路改造规划中就被规划为“特色风情餐饮区”,虽然当时受到部分原住民反对,认为将它们房子拆了再建商业设施,是拆除真古董复建假古董,后在最新版本的规划中也部分吸收了原住民的意见,减少了该地块的拆迁量,保留其有价值的部分,拆除无文化保留价值的部分。
作为恩宁路项目改造顾问,华南理工大学规划系主任王世福赞同在这里兴建西关文化体验馆,认为历史上粤剧曲艺文化,武术医药文化,民间手工艺文化在清末民初甚至更早的年代在恩宁路地段繁荣发展,因此,恩宁路改造也必须恢复这些历史非物质文化要素,通过重塑历史空间场景,延续发扬西关风情文化,况且植入新型的休闲、文化与商业业态,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空间的质量,也是使保留下来的建筑保有持久活力的手段。
但在恩宁路项目改造顾问组内部,中山大学教授魏清泉也对引进这些商业设施表示了支持,他认为引入商业旅游文化元素,算是可以接受的一种保留西关传统文化的方式,况且这些新的商业内容也有利于改造资金的平衡。这里规划复建的建筑都是三层左右的房子,不会和周围原有的西关建筑风格冲突。
金声电影院原址建电影博物馆
●范围:西起第十一甫街,东至宝华路,即金声电影院旧址
●规划功能:拆迁部分民居,建下沉广场及商业设施,保留金声电影院,扩建成电影博物馆
这里部分民居被划入历史建筑保护区予以保留,剩下的在如意坊的部分建筑则拆除,复建成下沉广场和电影博物馆,周围还有一些商业设施。实际上亚运前这里的已经简单搭建起了临时的电影纪念广场,用玻璃和木头搭建起了精致的8间小屋被取名为西关小筑,周边还种上了竹子,地面上用青砖铺成小径,并夹杂着一些泛光照明做点缀。有意思的是,这8间小屋现状使用功能千差万别,一间是做咏春拳馆,一间做小学生培训室,剩下的居然用作夜宵档和空置屋。
规划解读:
回复该发言
恩宁涌附近复建后建酒吧街
●范围:西至多宝坊、东至大地涌,北至宝庆新南约,南至恩宁涌
●规划功能:一半拆除,建中外特色餐厅、酒吧街、西关文化体验馆,一半保留修葺继续当民居
规划解读:
该地块现状建筑为旧民居,经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认定,对于其中有历史文化价值且不属于破危房的部分予以保留,此处有清代咸丰年间探花李文田的书斋泰华楼,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另一部分民居则拆除,主要因为这部分民居位于恩宁涌附近,为了恢复旧恩宁涌水系必须拆除,拆除的部分复建后将分别成中外特色餐厅、沿河涌的酒吧街、西关文化体验馆。
这部分复建地块在2009年版本的恩宁路改造规划中就被规划为“特色风情餐饮区”,虽然当时受到部分原住民反对,认为将它们房子拆了再建商业设施,是拆除真古董复建假古董,后在最新版本的规划中也部分吸收了原住民的意见,减少了该地块的拆迁量,保留其有价值的部分,拆除无文化保留价值的部分。
作为恩宁路项目改造顾问,华南理工大学规划系主任王世福赞同在这里兴建西关文化体验馆,认为历史上粤剧曲艺文化,武术医药文化,民间手工艺文化在清末民初甚至更早的年代在恩宁路地段繁荣发展,因此,恩宁路改造也必须恢复这些历史非物质文化要素,通过重塑历史空间场景,延续发扬西关风情文化,况且植入新型的休闲、文化与商业业态,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空间的质量,也是使保留下来的建筑保有持久活力的手段。
但在恩宁路项目改造顾问组内部,中山大学教授魏清泉也对引进这些商业设施表示了支持,他认为引入商业旅游文化元素,算是可以接受的一种保留西关传统文化的方式,况且这些新的商业内容也有利于改造资金的平衡。这里规划复建的建筑都是三层左右的房子,不会和周围原有的西关建筑风格冲突。
金声电影院原址建电影博物馆
●范围:西起第十一甫街,东至宝华路,即金声电影院旧址
●规划功能:拆迁部分民居,建下沉广场及商业设施,保留金声电影院,扩建成电影博物馆
这里部分民居被划入历史建筑保护区予以保留,剩下的在如意坊的部分建筑则拆除,复建成下沉广场和电影博物馆,周围还有一些商业设施。实际上亚运前这里的已经简单搭建起了临时的电影纪念广场,用玻璃和木头搭建起了精致的8间小屋被取名为西关小筑,周边还种上了竹子,地面上用青砖铺成小径,并夹杂着一些泛光照明做点缀。有意思的是,这8间小屋现状使用功能千差万别,一间是做咏春拳馆,一间做小学生培训室,剩下的居然用作夜宵档和空置屋。
规划解读: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恩宁路新规划图首度发布
薄荷希米露2011-07-20 23:09:41 发表
始建于1932年,由侨居美国的广东台山籍商人朱荫桥、朱家藩集资兴建,本身为6层骑楼,骑楼门拱上方“金声电影院”五个大字。在2009年版本的规划里,这里分成两段使用,一段是金声电影院三段式的原门楼保留,但在门楼后面建2层的下沉广场,负一层和地面层,地面以上没有建筑,另一段是在下沉广场的附近建电影博物馆。
但在审议新规划的时候,市文化局提出,上述划分方式实际上并没有将电影博物馆放在金声电影院的原址,而是在原址的西侧,由此希望修改,最终新规划也吸取该意见,电影博物馆就建在影院的原址。华南理工大学规划系教授王世福说,未来这个博物馆也可以看电影,但不会做成商业性的电影院,而是加入博物馆的文化功能,放映经典的黑白片。
恩宁路改造项目顾问小组呼吁公布恩宁路建筑保留名录
南都讯 昨日上午9时,荔湾区城市更新改造办公室组织由15位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等组成的恩宁路改造项目顾问小组举行“闭门”座谈会,针对6月24日广州市规划委员会最终敲定的恩宁路旧城改造方案进行讨论。
顾问小组成员告诉南都记者,座谈会上,大家的焦点集中“两个公开”,首先是公开不需要拆迁的建筑保留标准和名录。该成员指出,经过文化部门评估的文物已列入保护,但有很多不是文物却有历史价值的特色建筑能否幸存,才是恩宁路改造的关键,如吉祥坊1号侨房、永庆一巷6号等,有特色的历史建筑应该列入保留范围。”
最新改造方案增加了2.3万平方米的保留建筑,“特色建筑的保留价值是什么?评价标准是什么?”顾问小组认为,不能单凭建筑年份来划分、更不能认为是危房就拆除“请改造办尽快制订细化标准。”
据悉,近期汤国华和黄淼章两位建筑和文史教授会再次亲临恩宁路现场,连同荔湾区城市更新改造办、荔湾区文化局对保留的特色建筑一一勘察,重新评估。
居民自主更新的指引同样成为顾问小组请求公开的内容。“什么建筑可以自主更新、建筑改造后的外壳颜色、层数、格式布局、如何建设等,规划和改造部门尽快公布指引,让居民了解自主更新的细节。”
回复该发言
但在审议新规划的时候,市文化局提出,上述划分方式实际上并没有将电影博物馆放在金声电影院的原址,而是在原址的西侧,由此希望修改,最终新规划也吸取该意见,电影博物馆就建在影院的原址。华南理工大学规划系教授王世福说,未来这个博物馆也可以看电影,但不会做成商业性的电影院,而是加入博物馆的文化功能,放映经典的黑白片。
恩宁路改造项目顾问小组呼吁公布恩宁路建筑保留名录
南都讯 昨日上午9时,荔湾区城市更新改造办公室组织由15位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等组成的恩宁路改造项目顾问小组举行“闭门”座谈会,针对6月24日广州市规划委员会最终敲定的恩宁路旧城改造方案进行讨论。
顾问小组成员告诉南都记者,座谈会上,大家的焦点集中“两个公开”,首先是公开不需要拆迁的建筑保留标准和名录。该成员指出,经过文化部门评估的文物已列入保护,但有很多不是文物却有历史价值的特色建筑能否幸存,才是恩宁路改造的关键,如吉祥坊1号侨房、永庆一巷6号等,有特色的历史建筑应该列入保留范围。”
最新改造方案增加了2.3万平方米的保留建筑,“特色建筑的保留价值是什么?评价标准是什么?”顾问小组认为,不能单凭建筑年份来划分、更不能认为是危房就拆除“请改造办尽快制订细化标准。”
据悉,近期汤国华和黄淼章两位建筑和文史教授会再次亲临恩宁路现场,连同荔湾区城市更新改造办、荔湾区文化局对保留的特色建筑一一勘察,重新评估。
居民自主更新的指引同样成为顾问小组请求公开的内容。“什么建筑可以自主更新、建筑改造后的外壳颜色、层数、格式布局、如何建设等,规划和改造部门尽快公布指引,让居民了解自主更新的细节。”
回复该发言
共有5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