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典型的两类寻租行为,一是直接以业务费、咨询费、顾问费等名目,直接从项目或采购的公司拿钱,二是项目公司对业务再分包时,让自己的亲友参与,有的甚至本人在里面拿干股。
一些政府部门会选择靠下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来“解决”一些机关费用乃至员工奖金,并在政府项目上给予照顾。
2011年7月18日,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举行。同一天,高伟忠等四位上海市静安区建交委官员,站在了审判席上。大半年前,他们所主导的一项政府实事项目——胶州路教师公寓外墙保温工程,引发了一场死亡58人的特大火灾(下称11·15大火)。
会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发言强调,要认真梳理项目决策审批、招标投标、建设实施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发现的违规问题……要深挖违规问题背后的案件线索,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谋取私利、索贿受贿、失职渎职的案件,以及主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监管不力、渎职侵权等案件。
何勇所谈,恰与引发大火的教师公寓外墙保温工程暴露的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也是政府工程领域司空见惯的潜规则。大到交通、水利和市政等大型项目,小到装修、绿化,无不例外。逐利其间的,大如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小到静安区外墙保温工程上的市井掮客。
近期中纪委公布数据显示,从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举报三万多件,大约半数被立案处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上万人,其中厅(局)级干部78人,县(处)级干部逾千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五千多人。
最近,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刊登的平凉市纪委书记高淑美文章称,现阶段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腐败问题和其他腐败问题一样,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发生和蔓延的。

工程建设领域仍为腐败高发地。 (CFP/图)
腐败的招投标
在招投标中,诸如发标单位和某个投标公司暗通款曲后,还反过来通过纪检渠道,挤走竞争对手等“狗血”剧情,正时时上演。
其实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的制度建设从未间断,其中最核心措施就是公开招投标,通过公开操作,置项目交易于各界监督中。
围绕招标投标法,从中央到地方,这些年来各部门针对招投标的公开公正,政策层出不穷。最高层面上,《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投资条例》等法规,目前也正已按照立法程序推进。
现实中,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方上下其手,通过非法获取标底、围标串标、领导干部强行插手干预等方式,对公开招投标规则进行破坏的情况,已成顽疾,被认为是表面最公正实际最腐败的工程建设环节。
在招投标中,诸如发标单位和某个投标公司暗通款曲后,还反过来通过纪检渠道,挤走竞争对手等“狗血”剧情,正时时上演。
从已部分揭露出的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等相关人等的案情来看,问题正是出在铁路建设工程招投标上的腐败行为。
2011年上半年,审计署报告还披露,京沪高铁建设中,招投标违规所涉资金高达49.36亿元,有的项目还没开始招投标,相关公司就已经开始作业。
审计署2011年发布的多项报告还显示,违规招投标乃至未招标直接发标的情况,广泛存在于多个省市扩大内需投资建设项目、西气东输项目以及多个省区市部分机场建设项目,所涉金额都是动辄几十亿元。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