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设计风格,我的感觉是METROPOLIS在努力寻找一种平衡。一方面,它继承了雪铁龙大胆、前卫的传统,营造出某种夸张、震撼的效果,而且一看就知道是雪铁龙。就我个人而言,最喜欢的观察角度是正侧面。从这个角度看,METROPOLIS宛若一头匍匐在地的猎豹或猛虎,十分庄严,拥有雕塑般的肌肉感和强大的张力,车头部分则极为神似。相比之下,俯瞰的视角则最让我惊叹于METROPOLIS巨大的体量。两厢半设计是雪铁龙轿车的一大特色,METROPOLIS继承了这一特色,独特的车尾设计让其根据不同的视角,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特征。

就局部而言,METROPOLIS有许多极富创意的设计。其外观设计师霍森本人最感得意的设计是“条状飞旋标”尾灯和侧窗上沿的铬合金装饰条,前者有一种漂浮的美感,后者则呼应了DS的设计,加强了车厢的纵向延伸感,同时在后端融入了灯光设计,非常炫目。一体式前格栅也是一个非常惹眼的设计,虽说眼下此类大嘴设计颇有些过度泛滥之嫌,不过METROPOLIS的风筝形状格栅很好地将雪铁龙的标识与中国元素融为一体,形式感和识别度都相当不错。

在传承雪铁龙传统的同时,METROPOLIS的变化同样显而易见。相比DS和C6带给我们的视觉上的新异感,METROPOLIS的比例关系看上去要“正常”不少。在我看来,METROPOLIS多少吸取了某些德国同类的美学元素。对此,霍森的看法是,雪铁龙的设计常常更为大胆和夸张,然而考虑到市场的接受度,有时候必须收一些。他个人非常喜欢C6的设计,但是他也注意到,市场对于C6的反应多少有些暧昧不清。于是在设计METROPOLIS时,他必须重新平衡各种审美需求。由于这款概念车的基本设计理念是传承法国传统,同时回答中国市场的需求,即欧洲传统结合中国需求,霍森将审美目标设定为壮观、稳定、精致。其实中国人对于豪华车的态度是颇为矛盾的:既要气派,又怕张扬,太过前卫是不行的,但是一定要最新潮的。在这种已经被德系豪门“驯服”的口味面前,METROPOLIS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但它的表现同样惊人。几乎不用刻意寻找,我便在它身上看到了壮观、稳定、精致,外加优雅、气势和奢华,两种气质的融合堪称天衣无缝。

如果METROPOLIS果真在未来走向量产,这或许会成为雪铁龙的一次华美转身。虽然对于整个汽车设计界而言,METROPOLIS由于缺乏DS那样的勇气、前瞻性和突破性,很难成为同等级别的经典之作。不过站在今天的时点上,站在市场的立场上进行考量,它非常有机会带给雪铁龙一个更好的未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