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改变美国的三次媒体揭黑报道

1 改变美国的三次媒体揭黑报道
xixi16012011-07-25 18:10:38 发表
默多克的媒体——新闻集团正因窃听丑闻陷入舆论挞伐的漩涡。以前的雇员接连爆料,现任高官撇清关系。人们对媒体的道德观和责任感顿时产生质疑。
但人们未曾忘记,曾经有媒体努力挖掘被隐藏的事实,通过报道把大人物拉下神坛,使其在世人的目光下接受炙烤。
同样是西方媒体,甚至同样在一个集团旗下运营,他们的命运和评价则各不相同。
媒体要获得公众的信任,唯有坚持客观报道和深入挖掘,而投机取巧、格调低下等行为的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


197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这是1973年,尼克松在水门丑闻曝光后举行记者招待会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水门事件的开端不过是1972年的一起非法闯入案,开始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但两年后,这桩案件掀起的政治风浪导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总统辞职。
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这几个人受雇于尼克松的手下。
调查显示,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总顾问戈登·利迪获得25万美元实施破坏选举的计划。利迪曾在联邦调查局工作过,他当时担任尼克松竞选连任的财务顾问。他的肮脏招数包括在位于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总部安装电话窃听器,查阅民主党的文件资料。
潜入水门大厦的5人并非普通窃贼,其中包括前中央情报局探员霍华德·亨特和曾在中情局服务了20年的技术人员詹姆斯·麦科德。麦科德当时正负责尼克松竞选连任委员会的安全。


2005年5月3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左)和卡尔·伯恩斯坦在华盛顿露面。30多年前,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曾披露“水门事件”丑闻,最终导致美国总统尼克松离职。 新华社发
从这桩闯入案刚刚发生起,《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鲍伯·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就开始追踪此事。他们敏感地嗅出,这起丑闻一直连通着白宫。
在审判5名闯入者的法庭上,麦科德被要求陈述自己身份,伍德沃德听到他轻声说了一句“中央情报局”。
然而,尽管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用自己的报道让水门闯入案一直没有离开公众视线,尼克松仍然以压倒优势赢得了选举,成功连任。
不过,对水门案的调查也未停止。麦科德给法庭来信,指控白宫试图掩盖它与闯入水门的关系。麦科德还说白宫曾对被告施加压力,要他们认罪并保持缄默。
这一阶段,调查中心从政府转到了参议院,开始由参议院总统竞选活动特别委员会(由参议员小欧文领导)举行由电视播放的公众听证会。


2005年5月3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中)在加州圣罗莎家门口向记者挥手。当日,马克·费尔特承认自己就是那个曾被称为“深喉”的人,曾向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提供尼克松总统“水门事件”的关键线索。 新华社发
尼克松的助手们开始接受调查。白宫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尼克松责令两名助手辞职。此后,他又解雇了白宫顾问约翰·迪安,因为后者公开了白宫如何试图用钱堵住水门大厦闯入者的嘴巴。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改变美国的三次媒体揭黑报道
xixi16012011-07-25 18:10:38 发表
尼克松总统坚称自己对掩盖水门事件真相的行为一无所知,他说他从未鼓励手下在竞选过程中采取任何不当手段。但欧文委员会根据证词判定白宫和竞选委员会成员有罪。
谎言最终被戳穿。除迪安外,尼克松的前白宫工作人员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也站出来揭露说,在总统办公室的谈话都录了音。
参议院要求白宫交出录音带,尼克松一开始坚持不交,甚至动用权力解除负责调查此案的独立检察官考克斯的职位。在民众抗议的怒潮中,尼克松最终不得不交出录音带。录音带证实了总统与水门事件的直接关系。尼克松于1974年8月辞职。(徐海静)


安然公司,曾被誉为是美国乃至世界能源界的“泰坦尼克”号,如今它已崩溃,沉没……
事情发生在2001年8月14日,安然公司董事长肯尼思向全体员工发送一份电子邮件表示,他对公司的前景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觉良好过;8月21日,肯尼思再次向员工致信,将重塑投资者对安然的信心,安然股价将大幅攀升。
其实,在这封电子邮件发出之前,安然的股票已经从85美元跌到37美元,而安然的29名高级主管却在抛售公司股票,获得了11亿美元的巨额利润。
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安然公司背后的文章越来越多:违规交易、赢利报告做假、审计不严等问题纷纷被抖搂出来。
早在2001年10月17日,《华尔街日报》披露安然公司利用合伙公司隐瞒巨额债务,将本公司债务划拨到合作伙伴的帐上,掩盖自己的财务亏空。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10月22日就介入调查,结果安然公司于11月8日被迫承认做假帐。自1997年以来,安然公司共虚报了近6亿美元的赢利。


安然公司创始人肯尼斯·莱(左)
就在安然公司这些“名堂”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时,美国媒体又将视线从位于得州的安然公司总部转向到总统、白宫和国会山……
布什坐不住了。他主动表白与安然公司没有私人关系。1月10日,布什在白宫郑重宣布,司法部将对安然破产案进行刑事调查,“将这个问题一查到底!”。与此同时,国会7个委员会也对安然案展开多方调查。
调查是复杂的,也许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想扯清楚,却越扯越乱,结果扯出了“政治献金”。
《纽约时报》披露,安然公司是美国政治捐款大户,与布什家族的关系“尤为密切”,是布什政治生涯中最大的竞选捐助者,共为布什捐助55万美元的竞选资金。
报道说,1989年到2001年,安然公司捐助的竞选资金高达580万美元,73%捐给共和党,27%捐给民主党。按照美国联邦选举法,个人对总统及国会候选人的捐赠额上限是1000美元,企业捐赠数额没有上限。
既然有捐赠,就要有回报。美国的舆论开始怀疑美国副总统切尼牵头制定的能源政策是否对安然公司有利?
包括《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在内的媒体指出,在新政府制定能源政策和对重要官员的任命问题上,安然公司拥有很大的发言权。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改变美国的三次媒体揭黑报道
xixi16012011-07-25 18:10:38 发表
2006年1月30日,美国安然公司前董事长肯尼斯·莱(中)与自己的妻子和律师一起离开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联邦法院。当日,安然公司前董事长肯尼斯·莱以及前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斯基林因涉嫌共谋、欺诈等罪名共同出庭受审。2001年12月,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也揭开了美国大公司造假丑闻曝光的序幕。新华社发
安然公司的董事长肯尼思曾担任布什政府过渡小组的成员,参与联邦能源规划委员会成员的面试工作。副总统切尼在制定新能源政策之前,更是要专门会见肯尼思和其他安然公司的要员。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肯尼思·莱请求政府在关键时候“援助”安然时,他并未能如愿以偿。
在安然破产前一个月,肯尼思曾分别给现任财政部长奥尼尔和商务部部长埃文斯打电话,说明安然股票面临被信用评级机构降级等问题,请求政府对那些信用评级机构施加压力,但遭到婉言谢绝。
奥尼尔和埃文斯1月13日表示,在安然公司走向破产的过程中,他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干预,也没有要求总统对安然公司提供帮助。
不论是“水门”事件,还是“安然门”事件,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因安然公司破产案遭受惨重损失的不是安然的高层管理人员,而是那些中小型投资者和安然公司的普通职员。(王俊鸣)


2005年5月2日,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丑闻中的主角之一、美国女兵英格兰在参加了预审听证会后离开美国得克萨斯州胡德堡军事法庭。当天,美国女兵英格兰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承认虐待囚犯并且行为不端。如果法庭接受英格兰与检方达成的认罪协议,她面临的最长刑期将由16年半减少到11年。 新华社/路透
2003年夏天,就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撤出巴格达的前几天,该组织驻巴格达的女发言人朵玛尼在她的办公室里向媒体抱怨说,在美军控制的监狱里,他们要找到伊拉克战俘非常困难。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之所以要寻找战俘,是因为该组织已经听说在美军控制的监狱里不断有虐待战俘的事情发生,于是决定对此展开调查。
朵玛尼说,从去年3月31日开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曾29次造访了一些监狱,最后一次就是去年10月前往臭名昭著的阿布格莱布监狱,正是这次造访使得该组织得以窥见美军虐待战俘的“冰山一角”。
为了将监狱情况转达给美国政府,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特意安排克伦贝格于1月13日至14日访问美国,同布什政府的要员进行会谈。按照计划,克伦贝格分别会见了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和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向他们通报了美英联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情况。
在上述会面发生后几个小时内,克伦贝格提供的情况就被呈报给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军方的其他要员。然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没有人想到把这个情况向布什总统汇报一下。
1月16日,军方简单地宣布将对虐待伊拉克战俘一事进行调查,但在短短的只有5句话的新闻稿里只字未提监狱的名字。


正在虐待伊拉克犯人的美国女兵英格兰。2005年5月6日美《华盛顿邮报》首次刊登。
在达比向上捅出美军虐囚情况之后,有关方面立即对驻扎在阿布格莱布监狱的军官们进行了秘密调查,从这些军官手上缴获的数百张照片和光盘以及录像带都被封存在监狱的犯罪调查处。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改变美国的三次媒体揭黑报道
xixi16012011-07-25 18:10:38 发表
据报道,美军在伊拉克的发言人基米特准将在向上级通报情况时说,收集到的证据对美军是“毁灭性的”、“可怕的”。
随后,军方派出了以少将塔古巴为首的一个调查小组,尽管调查小组不断地向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将军通报调查的进展情况,但从来没有向五角大楼提供详细的报告或照片,五角大楼也因此对此事依然采取秘而不宣的态度。
3月底,塔古巴少将领衔进行的调查宣告结束,6名宪兵受到指控。至此,知悉此事的军方官员们长吁了一口气,他们以为,虐囚事件终于可以画上句号了。
但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在军方官员们以为此事已被搞掂的时候,突然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打来了一个令人心惊的电话。电话说,公司收到了一些有关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并准备在其最富盛名的新闻节目“60分钟”里播出。当时已经是4月份的第2周了。


军方立即展开了一场公关大战,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将军亲自出面致电CBS,劝说“60分钟”的制作人暂且不要触动这一敏感话题,特别是不要播出那些照片,因为目前伊拉克抵抗力量还扣押着一些美军俘虏,如果让抵抗力量看到这些照片,美军战俘将面临生命危险。
与此同时,五角大楼的宣传班子精心策划了一份长达11页的计划书,准备应对媒体就此事有可能提出来的问题。
在计划书中,光是问题和答案就准备了30多个。这份计划书还打算将达比包装成一个“诚实的揭发者”,当然那几个受到指控的美国大兵,包括后来在媒体上披露的哈曼,就成了这一事件中的“坏苹果”了。
就在五角大楼忙着遮盖事实真相,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时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报告和英国媒体对一些从伊拉克归国的士兵的采访,终于揭开了美英联军虐待战俘丑行的重重黑幕。
回复该发言
共有4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