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米·怀恩豪斯专辑《Back to Black》封面。
(文/赵南坊(微博))巨星去世,最惯性的反应是“震惊”,但这词似乎不适用于艾米·怀恩豪斯(Amy Winehouse),由于个人私生活原因,她的去世更像是早已预定好的船票。她的死是悲伤的是悲剧的,但并非震惊,一个天天走在死亡边缘的人,她的离去就像关上门一样平常。生前最特别的那位英国歌手,艾米·怀恩豪斯以一种不太光彩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留下的只是大片的哀叹声。哀其早逝,叹其可惜,本可以继续光彩耀人,本可以继续叹为观止,“遗憾”写在每个歌迷脸上。
“傻瓜俱乐部”
艾米·怀恩豪斯的去世为欧美音乐圈那个著名的“27岁俱乐部”再次画上传奇一笔,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珍妮·乔普林(Janis Joplin)、科特·科本(Kurt Cobain)、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一位位巨星倒在27岁前,今次艾米·怀恩豪斯步前辈后尘,所留下的是让“27”这个数字更加恐惧。“27岁俱乐部”还有另一说法,叫“傻瓜俱乐部”,因为身处其中的大腕大都是因“自我了断”而去世,在外人看来他们结束生命的做法实属“不明智”。
27岁的天才们用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结果自己,如果天才注定要以这种终极选择的方式离开,那么宁愿这世间还是少些天才的好。
大众眼里,艾米·怀恩豪斯就是个被惯坏的天才,或者比利·哈利黛(Billie Holiday)再世,一身好功夫,却被一团乱麻的私人生活而困扰。天使与魔鬼的化身就是为她们专门准备的词汇,音乐里的怀恩豪斯是英国五十年难遇的大明星,当年专辑《Back to Black》所获得的赞誉空前,一位对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典音乐痴心不改的女歌手,以草根之势登上“格莱美”颁奖台的年轻人,她仅仅用两张专辑的时间就完成了大部分歌手一辈子也无法完成的成绩。2006年到2008年那几年里任何溢美之词对于她来说都不为过。“傻瓜俱乐部”的成员,有着光辉的历史,对于她的才华没人否认。
“天才”?“麻烦”?
14岁开始歌曲创作,25岁获得“格莱美”,27岁演出时被嘘下场,艾米·怀恩豪斯明星歌手生涯的起伏太过刺激,前一段是雄起,后一段是崩溃,而这之间间隔不过一张专辑的时间。英国圈里的问题明星多多,近几年她是最“麻烦”的一个。坊间称她“问题明星”、歌迷叫她“毒后”,怀恩豪斯的恶名一直都在。死因调查之时英国《太阳报》爆料,怀恩豪斯死前的一周喝大过三回,猛灌伏特加到不省人事。
一切事实都在向这个天才歌手身上抹黑的同时也证明,她的人生路本不该如此。天才的一段早早被孰知,处女专辑《Frank》初得认可,第二张专辑《Back to Black》一飞冲天,并由此成为替阿黛尔(Adele)、达菲(Duffy)等众人打开美国市场的带头老大姐,天才的部分就此完成。随后就是“麻烦”的一部分,亲生母亲口里的问题少女一直在自我毁灭,而且愈演愈烈。关于她的评论里最著名的一条是,怀恩豪斯就是这个时代的科特·科本。的确,她在为大众带来美妙音乐的同时也掀起了一段摇滚生活态度,《Rehab》如当年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一般成为叛逆青年的圣歌。怀恩豪斯深陷于自己的生活里,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接触这个世界。
回复该发言